幹眼症是屈光手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可通過各種機製誘發或加重行屈光手術前存在的幹眼。準確識別出屈光術後有幹眼風險的患者,對於采取預防措施、術前穩定眼表乃至高危患者避免幹眼至關重要。
來自於以色列巴魯克·帕德醫療中心的眼科醫生Raneen Shehadeh-Mashor及其團隊近日於Cornea發表了其研究成果,確定了與屈光術後幹眼症相關的危險因素。
研究方法
該回顧性研究共納入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Care-Vision激光中心連續接受近視激光原位屈光性角膜磨鑲術(LASIK)或屈光性角膜切削術(PRK)手術的25317例患者的25317隻右眼,平均年齡27.0±8.3歲,其中55%為男性。術後隨訪6個月,1518眼(6.0%)出現幹眼。
幹眼組患者年齡更大(29.2±9.0歲和27.6±8.3歲,P<0.001)
女性比例更高(48.5%和44.8%,P = 0.005)
術前等效球鏡更低(3.7±2.0D和4.0±2.3 D, P<0.001)
術前最佳矯正視力更低(0.019±0.057和0.016±0.064 LogMAR, P = 0.04)
術前軟性隱形眼鏡配戴者的比例更低(40.6%和45.5%,P<0.001)。
在幹眼組中,較高比例的患者接受LASIK 手術(52.4% LASIK和38.7% PRK, P<0.001),並接受7.0 mm(相對於6.0 mm)光學區(18.9%和16.3%, P<0.001)。
在多變量分析中,年齡(OR = 1.013, P< 0.001)、女性(OR = 0.87, P = 0.009)、術前較低的屈光不正(OR = 1.05, P,<0.001)和LASIK (OR = 0.67, P,<0.001)與術後幹眼症有關。
總結
高齡、女性性別、術前屈光不正較低的患者和接受LASIK手術的患者在角膜手術後更容易患幹眼症。對於具有上述特點的患者應在術前及早預防幹眼症,方可獲得一個完美的術後視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