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小點狹窄是眼科門診常見的症狀之一,而高達30%的普通人群可患過敏性結膜炎。許多慢性過敏性結膜炎患者有流淚伴淚小點狹窄的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且不受控製的炎症及長期使用局部藥物可導致淚小點膜狀物形成,進而導致淚小點狹窄。使用帶孔的淚小點塞栓是治療淚小管狹窄的一種良好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有研究報告在取栓後6個月其治療成功率超過90%。
來自於沙特阿拉伯國王大學的眼科醫生Naif Alsulaiman及Adel H. Alsuhaibani近日在Ophthalmic Plast Reconstr Surg上發表了其研究成果。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雙腔矽膠插管在治療過敏性結膜炎患者的淚小點狹窄和阻塞中的作用。
對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的51例患者進行回顧性介入性病例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點狀擴張和雙腔矽膠插管。采用蒙克氏分級法和熒光素染色消失試驗評價功能性改善。應用Kashkouli分級係統對淚小點狹窄進行分級,評價其解剖學改善。排除淚小管或鼻淚管阻塞、淚小點狹窄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阻塞。
結果顯示:
51例患者符合納入標準,男女比例為1:1.55,平均年齡46.3±8.3歲。矽膠管放置時間平均為18.7±5.9周,取管後平均隨訪時間為24±8周。
使用雙腔矽膠插管後患者耐受性高。與術前相比,拔管6個月後,症狀出現明顯改善,解剖成功率及功能成功率分別為91.83%(p < 0.001)和87.75%(p < 0.001),拔管後淚液引流明顯改善(p < 0.001)。
4例患者出現早期插管脫離,其中,2例患者出現過敏性結膜炎加重,在取出支架數月後再次發生點狀狹窄。
研究認為,雙腔矽膠插管是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繼發的獲得性淚小點狹窄或阻塞的有效方法。矽膠管在過敏性結膜炎患者中似乎有很好的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