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是一種雙眼角膜內皮病變,伴隨角膜內皮細胞丟失及內皮下細胞外基質聚積,並因角膜內皮泵功能障礙出現角膜水腫。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的典型症狀是晨起視力下降與眩光感,其具體病理機製是什麼呢?近來一篇發表在AmericanJournalofOphthalmology上的文章給我們帶來了啟示。
關注點:角膜特征的日間變化
研究納入29例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患者(共29眼)作為實驗組,及22位正常角膜人群(共22眼)作為對照組,采用包括裂隙燈,眼底鏡,OCT等常規臨床檢查,並分別於下午4點及上午8點進行Pentacam檢測,屈光度,矯正視力及眩光評估,旨在探討角膜厚度與視力、屈光度的的日間變化及其關聯。
研究結果: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晨重暮輕”
1.角膜厚度的日間變化明顯!
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患者晨起時角膜厚度增加,而下午時角膜厚度顯著降低,角膜頂點處的厚度變化平均達41.45μm,而對照組的厚度變化僅有5.5μm。
2.伴隨近視漂移與眩光!
與此對應的,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患者出現了顯著的近視漂移(屈光度變化)及眩光。但僅僅眩光表現出與角膜頂點處厚度變化有強相關性。也就是說,角膜水腫影響的可能是眼內的光散射而不是光學像差。因此推測,晚期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患者晨起看不清,更多是因為眩光及對比敏感度下降,而不是單純的視力下降。
“晨重暮輕”的原因分析
夜間睡眠時眼瞼閉合,角膜缺氧,在睡眠期間乳酸堆積,內皮泵功能不足導致角膜水腫。
故而晨起時角膜增厚,眩光明顯,視力下降。而白天時隨著缺氧因素的減弱,已然水腫的角膜逐漸恢複,患者症狀部分緩解。同樣值得注意,長期配戴隱形眼鏡也會因鏡片的低氧環境引發角膜水腫,出現近視漂移。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當前角膜移植手術是治療角膜內皮營養不良的唯一方法,因此術前準確的屈光度檢查非常重要。為了避免術後出現過大的遠視,建議在角膜狀態相對穩定的下午進行檢測!
總結
角膜內皮營養不良患者晨起視物不清,是因為角膜水腫引起的角膜厚度增加及其伴隨的近視漂移與眩光。
患者接受角膜移植手術前,屈光度檢測建議在角膜狀態相對穩定的下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