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必備(背)!返崗“防疫”三大法寶

作者:佚名 來源:美年大健康(集團) 日期:20-02-06

節假期臨近結束,返回工作崗位在即,在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尚未散去時,廣大上班族必須做好日常辦公環境的自我防護、減少辦公環境交叉汙染,合力抗擊疫情,共克時艱。

三大法寶

給大家來支招:

1、通風

2、消毒

3、自我防護(口罩、洗手、打噴嚏姿勢)

No.1

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通風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可開窗的場所,盡可能打開門窗

l 首選自然通風,,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狀態。

每天累計時間不低於2小時

l 可間歇性通風,;若自然通風不良,可采取強製通風手段(如分體空調、排氣扇等),使室內外空氣交換。

若使用中央空調,則需注意以下五點:

1、所有通風設備保持正常運轉,新風口、新風機房、新風口過濾網和送風排風管道保持清潔,對整個供風設備、開放式冷卻塔和送風管道定期消毒。在風機房、回風濾網處可安裝高強度紫外線進行空氣消毒。

2、在不需要調節空氣溫度、濕度的情況下,全麵使用新風輸入,關閉回風通道。

3、在需要調節空氣溫度、濕度的情況下,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足夠的新風量,盡可能減少回風量。

4、調節好各局部場所的新風分配量,保證各局部場所均有新風輸入。

5、所有排風都要直接排到室外。

No.2

消毒——減少交叉汙染

針對公共區域的預防性消毒,是減少交叉汙染的一個重要途徑。

l 需要預防性消毒的常見公共區域:

辦公室、會議室、電梯間、食堂、茶水間、衛生間的地麵及其附屬配套設施等。

l 高風險重點部位:

門把手、電話機、電燈開關、會議室台麵、桌椅扶手、會議室講台台麵、麥克風、電腦鍵盤和鼠標、熱水壺把手、熱水機龍頭、洗手盆龍頭、坐便器以及電梯按鈕和扶手、公用茶具、食具、手機等。

消毒方法:

每天用消毒劑進行濕式拖地,

1、地麵表麵:一天至少一次。

使用消毒劑或者75%醫用酒精或者消毒濕巾擦拭。

2、重點部位:具體消毒產品的選擇和頻率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以方便、易行為宜。

食具、茶具等耐熱品可煮沸

3、15分鍾或消毒劑浸泡30分鍾後用清水漂洗幹淨。食堂統一提供的餐具使用消毒碗櫃消毒即可。

*以上提及消毒劑,均為濃度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劑。

75%酒精、消毒濕巾和免洗手消毒液可直接使用

1、75%的醫用酒精用於日常的物體表麵、地麵的噴灑擦拭消毒,也可用於隨時的手消毒,購買酒精噴壺可方便酒精的噴灑使用。

2、消毒濕巾可用於人體皮膚、手或手機、電話機等一般物體表麵的擦拭消毒。

3、免洗手消毒液可隨時用於手部清潔消毒。

*特別提示:

l 消毒產品的選擇和使用:常用的消毒劑如84消毒液、泡騰片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75%酒精、消毒濕巾、免洗手消毒液等均可在超市、藥店或電商平台購買。購買時請查看產品是否標注“*衛消證字**號”的衛生許可證,並確保產品處於有效期內。

l 消毒劑使用時應先查看說明書,配製時應戴口罩和手套,並根據消毒需求進行濃度配製使用。

No.3

個人防護——阻止感染的最後防線

戴口罩

l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有效手段;

規範洗手

l可以保護自己和周圍人的健康,是避免接觸感染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

正確打噴嚏

l 飛沫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傳播途徑,或咳嗽可減少傳播風險。

一、戴口罩

通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進入多人聚集的辦公室、會議室時、下班途中進入超市、菜市場時均需佩戴口罩。一般情況下,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即可。

二、勤洗手

1、未洗手之前,避免接觸嘴巴、眼睛。在咳嗽、打噴嚏後,準備食物前、中、後,餐前便後以及外出回家都應及時洗手;洗手牢記“內-外-夾-弓-大-立-腕”的七步洗手法口訣,時間不少於20秒。

*手把手教你正確洗手姿勢,詳戳→《七步洗手法演示》

2、沒有流動水時,可使用免洗洗手液搓洗手部各個部位。搓洗方法參照七步洗手法,直至洗手液完全幹燥,搓揉時間不少於20秒。(規範的流動水洗手優於免洗手消毒液的效果。)

三、正確打噴嚏、咳嗽

1、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捂住口鼻,然後將紙巾扔到垃圾桶內。如沒有紙巾可用手肘擋住口鼻,減少疾病傳播風險。

2、打噴嚏或咳嗽後應及時洗手。

四、安全就餐

減少外出,避免聚餐,錯峰就餐,不吃野味。

除以上三大法寶外,以下注意事項:

1、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必須乘坐,務必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

2、每天測量體溫,若超過37.2°C,請勿外出工作,並回家觀察休息。

3、即將入春,冷熱交替時,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4、注意個人心理衛生。建設“不信謠、不傳謠、不恐慌、不歧視”的辦公環境。

5、出現疑似症狀時,及時尋求醫學建議。

全民防疫,從我做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關鍵字:返崗,防疫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