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李蘭娟等專家為下一步臨床救治工作提出建議

作者:公海泉 陳旭婷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日期:20-02-04

        2月2日下午,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鍾南山院士與國家衛健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以及在湖北的專家進行了電視電話會議,各位專家根據近期的疫情救治工作和病毒研究成果,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表現、診斷標準和治療方案進行了討論、優化和修正,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臨床救治工作提供指導。

一、不排除存在消化道的傳播,對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表示,病毒傳播途徑主要為飛沫經呼吸道及黏膜接觸傳播,不排除存在消化道的傳播。同時,專家正在嚐試對患者糞便進行實驗,以確定糞便中是否能分離出活病毒,“如果能分離出活病毒,”鍾南山院士表示,“就說明在糞便裏頭有生存的冠狀病毒。”這將對疫情防控工作產生重大影響。

二、對於輕症患者也應該集中收治、隔離治療

        專家提出,應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確定治療場所,尤其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症患者也應該進行集中收治,避免社區聚集性病例的出現。但鑒於定點醫院的治療壓力,輕症患者應該另選擇場所進行隔離治療。

三、危重症、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案初步建立,多種輔助治療取得效果

        對於危重症、重症患者的治療方案,專家討論認為,應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積極防治並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進行器官功能支持的同時,預防繼發感染。到現在為止,對於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建立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案,對重症、危重症患者采取多種生命支持手段,高通量氧輔助、無創麵罩通氣、小潮氣量肺保護性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CMO)等輔助治療都已經取得較好的效果。

關鍵字:臨床救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