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手機小屏幕、電腦等電子產品更容易造成視力疲勞導致近視,過早過度接觸電子產品是目前兒童視力問題低齡化的主要原因。
國家衛健委:6歲以下兒童避免使用手機和電腦
多少寶媽經常這樣帶娃:
寶寶哭鬧,打開電視放動畫片,
規定一個時間和安全距離,就以為高枕無憂了
其實呢?你錯了!孩子的眼睛比你想象中更脆弱!
誰是寶寶視力受損
的“罪魁禍首”
國家衛健委公布調查數據,青少年近視率達53.6%
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近視防控任務艱巨。
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示,0到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尤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的保護與健康。
幼兒群體的近視率怎麼如此之高呢?
原來,“罪魁禍首”就在這裏:
1歲散光、3歲近視900度、5歲險些失明,寶寶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電視等,竟然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專家說
iPad、手機小屏幕、電腦等電子產品更容易造成視力疲勞導致近視,過早過度接觸電子產品是目前兒童視力問題低齡化的主要原因。
TA們對寶寶視力
的影響有多大
在生活中,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究竟有多高呢?
2014年,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有關我國兒童使用電子時長的白皮書,32.48%受調查兒童平均每天花在Pad等電子產品上的時間為1—3小時。
美國也曾做過一個0—8歲兒童屏幕媒體平均使用時間的調查,結果發現,0-8歲兒童大約每天40%以上的清醒的時間都是在屏幕前度過的。
頻次高、風險大,這些被寶媽寶爸們當做“神器”的電子產品值得“拒絕”!
如何才能拯救
寶寶的眼睛?
“還沒背上書包,就先帶上了眼鏡。”相信這是所有寶媽都不想看到的場景,那如何拯救寶寶的眼睛?
世界衛生組織說:
建議5歲以下幼兒每天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而2歲以下的嬰兒則最好完全不要看屏幕。
——《世界衛生組織:為了健康成長,兒童需要少坐多玩》
今年,國家衛健委此前發布的《2019年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提示,0到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應當尤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的保護與健康。
可是當前這個時代,完全拒絕接觸電子產品並不可能,那麼在不同年齡段,寶寶該如何使用電子產品呢?
0-3歲
盡量不讓寶寶接觸手機/電腦/iPad
要知道,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盡量少接觸電子產品。除了對視網膜有影響外,也有專家表示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的可能性也越大。
所以,如果家有1-3歲的孩子,建議用以下方式避免讓寶寶接觸電子產品:
1、嬰兒和學步兒童不應被動觀看電視或其他電子屏幕;
2、孩子在2歲之前不應久坐不動地看屏幕,包括電腦遊戲;
3、以身作則,家長盡量不在孩子麵前玩手機/電腦/iPad;
4、千萬不要用電子產品哄孩子,避免孩子形成依賴;
3-6歲
正確引導寶寶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生活在人工智能時代,接觸手機/電腦/iPad/電視機等寶寶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必不可少的。
所以這個時候,如何讓寶寶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至關重要!
1、講好條件,規定時間。專家建議孩子使用20-30分鍾後要休息,每天看屏幕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
2、轉移注意力,增加戶外運動。當寶寶哭鬧要玩電子設備時,可以用其他玩具或者戶外運功轉移寶寶注意力;
3、培養寶貝使用電子產品的正確姿勢。屏幕越大,孩子在觀看時需要離的更遠,不要有眯眼、歪頭等不好的用眼習慣。
4、注意使用電子產品時的光線亮度,確保光線明亮。白天有良好的光照即可,夜晚最好使用護眼燈,不要在白熾燈這種光線下使用電子產品。
5、定期視力檢查。視力檢查可以4歲做為分水嶺,4歲前若是眼睛有出現異狀,應盡快帶眼科檢查,4歲後則因大多數的幼兒園都會提供視力檢查,所以家長及時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