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研究目的是在一個係統性紅斑狼瘡(SLE)患者隊列中,比較三種心血管(CV)風險評估的算法,即Framingham、ACC/AHA和QRISK3。
根據ACR標準招募連續性SLE患者。評估傳統危險因素、正在進行的治療、合並症和SLE特異性評估。對於既往沒有心梗或卒中的患者,使用Framingham、ACC/AHA和QRISK3算法以估算未來10年發生CV疾病的個體風險。
招募的135名患者中,123名符合CV風險評估條件。Framingham指數報告的中位風險評分為4.7%(IQR 9.5–2.2),29名患者(23.6%)被認為是CV高危。ACC/AHA指數的中位風險評分為1.4%(IQR 4.5-0.7),其中17名患者高危(13.8%)。QRISK3的中位風險評分為6.2%(IQR 12.5–2.8),將44名患者(35.8%)分類為CV高危。對40歲以上受試者進行亞組分析證實,Framingham和ACC/AHA的高危患者人數相同,而QRISK3將38名受試者分類為CV高危。
與經典算法如Framingham和ACC/AHA相比,QRISK3將更多的SLE患者歸類為未來10年出現CV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縱向數據能夠證實其預測的準確性,QRISK3會成為早期發現相當一部分CV高危SLE患者的重要工具,而應用經典算法可能會低估該類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