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人工耳蝸落地海南,一歲先天性耳聾患兒首獲益

作者:胡丹萍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期:19-12-15

        12月5日,一名來自山東先天性耳聾的一歲患兒在海南博鼇超級醫院進行了一場特殊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這台手術由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科主任李永新主刀,給患兒植入的人工耳蝸雖然采用了最新技術但尚未在中國內地獲批。

        國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的專家與未在內地正式獲批的最新款人工耳蝸是如何相遇在海南?12月10日,李永新接受記者采訪,講述了這一場特殊手術背後的細節。

        “超級”醫療團隊遇上“超級”藥械

        這一手術得以成功進行,源於中國的醫療創新實踐,實驗田就是海南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

        去年3月博鼇超級醫院落戶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享受加快先行區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注冊審批等9條國務院賦予的優惠政策,不斷有“超級”醫療團隊進駐,越來越多的“超級”藥械和“超級”技術被引進和使用,開創了諸多國內第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帶領的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團隊就是進駐超級醫院的院士團隊之一。

        11月5日,在進博會開幕首日海南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與來自美國、韓國、澳大利亞等的10家國際知名醫療機構簽署合作協議。

        在這次簽約儀式上,海南博鼇超級醫院與澳大利亞科利耳醫療簽署了《臨床急需醫療器械采購意向書》。簽約後博鼇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首次引進科利耳公司的新產品係列N7聲音處理器和CI532植入體。

        12月5日,李永新主刀的人工耳蝸手術的患兒就是此次簽約後的首位獲益者。

        “國家敢於開放,把好的設備、好的技術、好的藥品、耗材都拿來(在先行區)用。”李永新向澎湃新聞表示,以前對最新醫療器械有需求的病人出國去做的也很多,現在在國內就能享受這麼好的福利政策。

        據海南日報報道,從第一例特許藍牙起搏器臨床應用到內地首針蘇金單抗注射,還有幹細胞治療慢阻肺……得益於“國九條”賦予的優惠政策,自博鼇超級醫院開業以來,已經陸續引進並使用多種特許藥械,開展多項國內首例的治療。

        “從我個人來說,這也是第一次做CI532植入體,而且還做的是雙側耳蝸植入。”李永新介紹了這台手術對他而言的特殊意義。

        早在三年前李永新就見識過CI532植入體的精細之處,CI532植入體可以保護耳蝸精細結構,有效實現微創手術,並通過近蝸軸高效刺激,使聽障患兒獲得更好的聽聲效果。“當時美國紐約大學教授就來我們醫院在解剖標本上給我演示過手術操作,內心深處都是很期待能夠做這樣一台手術。”

        聽障兒童患病率在我國呈下降趨勢

        “這幾年隨著耳聾基因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普及,兒童聽力障礙的患病率是在下降的。”李永新從他接診患者數量以及比例得出結論。

        即便如此,李永新團隊每年在北京同仁醫院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量是300餘台。兒童在手術量中占比近90%,以單側植入手術居多。

        人工耳蝸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係統直接刺激螺旋神經節細胞重建聾人聽覺。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極重度聾的常規方法。

        李永新對澎湃新聞表示,近些年來,聽障兒童國家人工耳蝸項目等一係列公益項目開展,許多聽障兒童獲得了免費單側人工耳蝸植入。

        此次在先行區手術的聽障患兒是山東籍的一歲嬰兒,按照山東省殘聯及省衛生健康委共同製定的《山東省聽力殘疾兒童人工耳蝸康複救助項目管理實施細則》,0-18歲的聽障兒童可免費安裝單側人工耳蝸。

        那為何患兒最終會放棄了免費單側人工耳蝸項目,而進行了雙側人工耳蝸植入?

        李永新對澎湃新聞解釋,雙側人工耳蝸植入可以獲得雙側聽覺,意味著更好的術後康複效果。但是同時手術時間會更長,家屬也需要承擔雙側耳蝸裝置費用。

        人工耳蝸越早植入獲益越大,手術難度係數越高

        早在十幾年前美國紐約大學就有統計數據,早期植入人工耳蝸植入言語識別率更優,而且早期植入給患兒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較少。

        李永新舉了一個例子對比:假如說兒童患兒三歲做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做完以後要去康複,學校康複至少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家庭對康複的時間和金錢投入是很大的。而對比一歲齡患兒裝了人工耳蝸之後,可以將患兒放在正常幼兒園,不用特殊康複,就可以融入正常的兒童群體。

        目前李永新做過最小齡聽障患兒是5個半月。但是一個問題值得必須要麵對:患兒年齡越小手術難度係數越高。

        李永新從2000年開始接受耳蝸植入培訓,在2004年開始摸索微創方法進行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如今經李永新手術的人工耳蝸植入刀口都控製在3公分。

        “嬰兒麻醉難,手術相應的配套也難。耳蝸這一器官很特殊,小孩一出生耳蝸結構大小和成人是一樣的,但是嬰兒顱骨發育不成熟,要求實施手術的醫生要有極高的技術和經驗,否則非常容易出現麵癱等一係列並發症。”

        李永新介紹,此次手術僅曆時約2兩小時,非常順利。隨著人工耳蝸開機使用,患兒將開啟有聲世界。

關鍵字:人工耳蝸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