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噪聲聽得越清

作者:佚名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日期:19-12-02

        噪聲和噪聲並不一樣,即使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也不會產生和白噪聲一樣的效果。瑞士巴塞爾大學研究人員近日發表在《細胞報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連續的白噪聲背景下,純淨的聲音會被更加精確地感知。他們的發現可以應用於人工耳蝸的進一步發展。

        盡管聽覺在人類交流中很重要,但人們對聲音信號如何被感知以及如何被處理仍然知之甚少。但有一件事是清楚的:越能準確分辨聲音模式,聽力就越好。但大腦如何區分相關信息呢,尤其是在有背景噪聲的環境中?

        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係教授 Tania Rinaldi Barkat 領導的研究人員,在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聲音環境中調查了聲音感知和辨別的神經元基礎。研究的重點是聽覺皮層,也就是處理聲音刺激的腦區。由此產生的活動模式源於對老鼠大腦的測量。

        通常聲音在頻譜上越接近就越難區分。起初,研究人員認為額外的噪聲會使聽力任務變得更加困難。然而,結果卻恰恰相反。研究小組證明,當背景中加入白噪聲時,大腦辨別細微音調差異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與安靜的環境相比,噪聲有助於聽覺感知。

        課題組的數據顯示,白噪聲明顯抑製了聽覺皮層神經細胞的活動。矛盾的是,這種神經元興奮的抑製導致了對純音更精確的感知。

        “我們發現,在兩種不同的音調表征中,神經元之間的重疊較少。”Barkat 解釋說,“結果,神經元活動的整體減少產生了更明顯的音調表征。”

        為了確認聽覺皮層而非大腦的其他區域對聲音感知的變化負責,研究人員使用了光控技術。新發現或被用於改善難以分辨聲音情況下的聽覺感知。根據 Barkat 的觀點,耳蝸植入器可以被刺激到類似於白噪聲的效果,從而提高頻率分辨率以及使用者的聽力效果。

關鍵字:噪聲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