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大量研究發現,不同的人群在多種疾病發生的風險上或許並不相同,比如有研究人員就發現,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更易患肝癌,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相關研究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
【1】JEM:突破!科學家從分子層麵上解釋為何男性更易患肝癌?
doi:10.1084/jem.20181288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特殊激素在女性機體中水平較高,這或能阻斷女性機體肝髒細胞癌變,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解釋為何肝細胞癌在男性群體中更常見,同時也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肝癌的新型療法。
肝癌是全球第四大癌症相關死亡的原因,在美國男性患肝細胞癌的風險是女性的兩倍,誘發這種性別差異的因素是一種名為脂聯素(adiponectin)的激素,脂聯素是脂肪細胞分泌,能夠幫助控製機體的代謝,研究者Guadalupe Sabio解釋道,相比男性而言,女性機體中循環的脂聯素水平相對較高,然而脂聯素在肝細胞癌發生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目前在科學界仍然存在爭議,還需要研究者進一步研究。
【2】Sci Adv:為何老年人更易患阿爾茲海默病?
doi:10.1126/sciadv.aaw6404
阿爾茲海默病的患病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波恩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為何老年人更易患阿爾茲海默病,他們發現,名為tau蛋白的特定分子會參與該病的發生,tau蛋白能在老化的大腦中快速擴散。
阿爾茲海默病患者通常首先表現為記憶下降,隨後會影響患者的大腦認知功能,患者大腦中兩種不同種類的蛋白沉積主要參與了疾病的發生,這兩種蛋白分別為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 plaques)和tau神經原纖維纏結(tau neurofibrillary tangles),tau神經原纖維纏結能夠反映患者疾病的進展,其首先會出現在患者的大腦記憶中心,隨後會在疾病發生過程中的其它區域出現。Tau蛋白或tau蛋白聚集物會沿著神經纖維移動,從而導致疾病在大腦中擴散。
【3】BMJ:“男性更易患流感”這種說法或許是正確的!
doi:10.1136/bmj.j5560
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雜誌The 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備受爭議的“男性更易患流感”(man flu)現象或許存在一定的原因。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就調查了男性更易患流感的說法是否屬實,經曆感冒或類似小疾病的男性或許總被認為會誇大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
盡管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普遍的高發生率和流行率,但目前並沒有科學報道來闡明這種 “男性易患流感”的說法是適當的還是準確的。研究人員Kyle Sue就想通過研究來確定是否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會真的會經曆更為嚴重的流感症狀,以及這種現象是否存在一定的進化學依據。
【4】男女差異大揭秘!為何男性更易患流感?而女性則更易患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症?
新聞閱讀:
Man flu is real, but women get more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allergies
我們都知道,性激素會驅動男性和女性表現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女性的乳房增大、臀部變寬;男性肌肉量增加、毛發生長迅速等;但如今研究人員發現激素還會對機體免疫係統產生明顯的影響,而且會幫助機體嵌入一種特殊機製來幫助抵禦和保護機體抵禦多種疾病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這或許存在一定的進化學依據,物種的生存意味著男性更容易被病毒入侵感染,但女性機體反應性較強的免疫係統卻會讓其對自身免疫疾病和過敏症變得敏感。相比女性而言,男性死於感染性疾病的數量明顯高於前者;比如,男性因結核病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5倍,感染EB病毒後因霍奇金淋巴瘤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2倍;而且感染HPV後患癌死亡的可能性是女性的5倍。這是因為女性機體的免疫係統會對外來入侵者產生一種強烈的免疫反應,尤其是病毒。
當男性機體的睾酮趨於減弱免疫反應時,女性機體的雌二醇則會增加機體免疫細胞的數量和反應強度,因此女性更容易從感染性疾病中恢複過來。所有這些或許都反應了病毒驅動自己生存的卑鄙進化方式;女性更容易產生多種機製來傳播感染,主要是通過母嬰傳播方式或者母乳喂養方式,因此女性是病毒非常適於傳播的“宿主”。
【5】Cancer Prev Res:不可思議!健康體重指數的女性居然更易患乳腺癌!
doi:10.1158/1940-6207.CAPR-16-0314
最近,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健康體重指數(BMI)的女性或處於患乳腺癌的風險之中,因為其乳腺組織中擴大的脂肪細胞能夠誘發乳腺組織產生炎性過程,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上。
當乳腺組織中的脂肪細胞變得過分擴張時,其就會生病或者死亡,從而就會誘發炎性反應,這種炎性的發生同乳腺和血液中的分子改變直接相關,這就會增加個體患乳腺癌的風險。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員對72名正常體重指數的患者進行研究,對來自患者機體乳腺中的脂肪組織和血液樣本進行了分析,同時這些患者正在接受乳房切除術來減少乳腺癌療法的相關步驟,最後研究者發現,39%的女性機體乳腺脂肪組織中都出現了炎症。
【6】Cancer Cau Cont:男人好累!相比女性,男性或許更易因11種癌症而死亡!
doi:10.1007/s10552-018-1079-z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 Causes & Contro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患有特定類型癌症的男性通常要比患相同癌症的女性情況更糟,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基於人群為基礎的調查,結果發現,在調查的25種癌症中,相比女性而言,男性存在11種癌症生存劣勢。
相比男性而言,患膀胱癌、腎盂癌症或輸尿管癌症的女性往往生存率較低,而且性別差異在年齡患者群體中表現最為明顯,對於12種癌症而言,男性和女性患者淨存活率並沒有差異。此前研究指出,在所有年齡段中,性別或許是某些癌症預後的重要影響因素,但很少有大型研究調查男女兩性在癌症生存率上的差異狀況。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15-99歲癌症患者的登記數據進行分析,這些患者中包括240,801名男性和173,773名女性,其均為1982年至2015年在維多利亞州確診的第一原發性癌症患者,研究者排除了非黑色素瘤的皮膚癌、性別特異性的癌症、乳腺癌以及僅通過屍檢和死亡證明報告的癌症。
【7】Nature:為什麼易患肥胖和糖尿病?可能是這些遺傳因素在搗鬼
doi:10.1038/s41586-019-1457-z
在一項包括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人員在內的芬蘭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近2萬人的DNA來識別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高膽固醇以及其他疾病和疾病風險的基因突變,這項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利用基因組測序可以發現可能會增加幾種常見健康問題風險的變異,包括心髒病、肥胖和代謝綜合征。研究人員還發現了可能導致身高和體重低於平均水平的基因差異。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了26種潛在的有害基因變異。這些變異中有19種要麼是唯一的,要麼是在研究中調查的芬蘭人群中發生的可能性的20倍。
【8】BPCNN:炎症或會誘發女性快感缺失 但對男性並無影響
doi:10.1016/j.bpsc.2019.03.010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iological Psychiatry: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Neuroimaging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炎症會降低女性大腦的獎勵反應,而不會降低男性的獎勵反應;大腦獎勵中心活性下降是機體快感缺失(anhedonia)的標記,抑鬱症的核心特征能夠反映機體在事物或活動中會喪失享受,女性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3倍,而最新研究揭示了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關鍵差異,這或許就能夠解釋不同性別在患抑鬱症上的差異。
研究者Naomi Eisenberger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首次發現,不同性別在機體神經敏感性和對炎症反應的獎勵上存在一定差異,這或許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或許也說明了為何女性患抑鬱症的可能性遠大於男性,特別是對於可能會表現出炎症特性的抑鬱症。這項研究中,研究者讓健康男性和女性均攝入某種物質來增加其機體的炎症表現,隨後研究者測定了參與者大腦獎勵區域(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的活性,結果發現,炎症反應較大的女性在預期可能獲得獎勵時會表現出較少的大腦反應,而這種關係在男性中並不存在。
【9】Euro Urol:炎性腸病或會增加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
doi:10.1016/j.eururo.2018.11.039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uropean Ur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正常健康男性而言,炎性腸病男性患者或患前列腺癌的風險要比前者高出4-5倍。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長達20年的研究調查首次闡明,炎性腸病男性患者機體中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水平要高於平均的PSA值,同時這些人群患潛在的惡性前列腺癌的風險也會明顯增加。在美國大約有100萬男性患有炎性腸病,炎性腸病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
研究者Shilajit Kundu表示,相比未患炎性腸病的個體而言,炎性腸病患者通常需要仔細進行篩查,如果炎性腸病男性患者機體中PSA的水平升高的話,這或許就是結直腸癌發病風險增加的一種提示。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很多炎性腸病患者機體中PSA的水平都發生了升高。
【10】Nat Commun:為何老年女性的健康不如老年男性?
doi:10.1038/s41467-018-07541-y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機體生命晚期階段發揮作用的基因或許能幫助解釋為何女性在老年階段比男性的健康狀況要差。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就想知道為何老年女性的健康狀況不及老年男性,盡管任何年齡段的男性都比女性更容易發生死亡。
研究者表示,實際上這是一種“兩性衝突”,即有些基因會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有害;文章中,研究人員利用數學模型和實驗數據對果蠅進行研究後發現,如果這些基因在雌性停止生育後發揮作用的話,其或能在果蠅間更加容易傳播;研究者David Hosken教授說道,在進化拉鋸戰中,共同的基因或將兩性捆綁在一起,而自然選擇會試圖將雌性和雄性推向不同的方向,而其共同的基因組則意味著兩性都會阻止對方達到最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