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易煩躁 心血管病患者宜平和養心

作者:孫慧 張馨心 肖寒 來源:新華網 日期:19-08-26

        高溫天氣,炎熱易出汗,同時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溫天氣應該如何更好地“養心護心”呢?近日,新華網“健康大講堂”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首席專家、心血管科主任劉紅旭,與大家一起暢聊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溫天氣的養生之道。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警惕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盡早治療是關鍵

        主持人:近年來,心血管病患者逐漸增多,請您介紹一下心血管疾病。

        劉紅旭:從廣義上說,心髒和血管所有循環係統的各個部分發生的問題都可以叫做心血管病,但我們常說的心血管病是指發生在心髒和腦血管兩部分的疾病。從狹義上講,也可以把心血管病說成是與心髒相關的疾病,心血管病現在最常見的是冠心病,與其密切相關的還有其他與血管有關的疾病,例如高血壓等。

        目前而言,現在我們見到的心血管病主要為冠心病,冠心病最常見的發病人群首先是中老年。對於男性,如果再有一些其他的危險因素,比如說吸煙、有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或者其他和心血管病有關的疾病比如說高血壓、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都是冠心病的易發人群。換句話說,具有冠心病的高危因素越多的人發生冠心病的幾率就越大。

        主持人:如何才能得知自己患有心血管疾病?

        劉紅旭:一般我們把心血管病患者或潛在患者分成三個層麵。第一層是中老年人,本身就具有年齡的高危因素;第二層是有心血管病伴隨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患者;第三層是已知患有冠心病的病人。

        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上了冠心病或者其它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定期體檢,發現自己是不是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第二,要注意自己臨床的表現,生活中有沒有發生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症狀,比如說胸悶、胸疼、心悸、憋氣、頭暈等,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檢查會由簡單到深入一步步進行,最常見的是做心電圖,如果心電圖發生變化就可能存在心肌缺血,此時可進行CT、造影等更深入的檢查方法明確疾病。

        此外,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心血管病容易和其他疾病症狀混淆,例如中暑也會出現胸悶等情況,大家要學會鑒別。在白天,心髒病患者胸悶、胸疼的症狀可能更多和勞動、緊張、焦慮有關係。如果在高溫天氣下中暑,患者的表現除了胸悶、憋氣以外,還伴有頭暈、惡心。如果患者沒有明確心髒病伴隨症狀或者病史,在高溫的環境下出現上述症狀要考慮中暑的可能性。

 

        主持人:為什麼氣溫越高心血管病患者越要學會養心護心?

        劉紅旭: 中老年人是潛在的心血管病的危險人群,年齡本身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果再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或糖尿病,那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更大,但這些人如果在之前沒有發生過症狀,或者沒有通過體檢的手段檢查出來,我們就不知道其存在潛在風險。因此,中老年人群是冠心病發病風險比較高的人群,炎熱的氣候條件下可能加大誘發心髒病的幾率,需要格外注意。

        高溫炎熱 心血管病患者應平和“養心”

        主持人:天氣炎熱,人們常在室外與室內間穿梭,溫差較大,這會對心血管疾病患者造成哪些影響?您對中老年患者外出有哪些提示?

        劉紅旭:無論是高溫還是低溫,特別是高溫和低溫之間溫差較大的時候,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在高溫天氣下,人要給自己散熱,其基礎代謝和心率就要加快,心率加快後心髒跳動的次數增多,心肌耗氧量也會增大。如果給心髒供血的血管有問題的話,就不能更多地給心髒提供血液,便會發生心肌缺血。在寒冷的環境下,血管收縮會產生痙攣,造成血管的狹窄,並且痙攣容易發生在血管原本就有斑塊、有毛病的地方。有斑塊會造成血管一定程度的狹窄,再痙攣就更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環境和溫度的平和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是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而言,都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在進出室內、室外時,尤其是高溫天氣下,一定要注意避免大溫差的刺激,簡單地說就是空調溫度不要太低,從而保證環境的平和,這樣我們的適應度會更好。

        在運動方麵,我們建議中老年人要合理運動,多做有氧運動。在北方早晚溫差比較大,針對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患者,我們更推薦他在晚上做運動。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人在戶外時,務必要備用一些救急的藥。比如心血管病、冠心病的病人一定要備有硝酸甘油,高溫天氣還可以備一些中藥,比如複方丹參滴丸等。

        主持人:針對心血管病中老年患者,您有哪些飲食建議?

        劉紅旭:在飲食上,對於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老人,特別是已經患有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我們提倡一定要有一個非常好的膳食平衡和營養搭配。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吃得太鹹。中醫古典經文裏有一句話叫“鹹者脈弦也”,鹽可以造成人體血壓升高。同時,也不能吃得太甜。太甜的飲食會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得較高。其次,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高脂肪、高熱量的東西在我們體內不能被代謝掉,它可能會作為脂質沉積在體內。如果停留在血液中就會血脂升高,沉積在皮下就是肥胖,沉積到肝髒就變成脂肪肝,如果透過內皮沉積到血管壁裏就會變成動脈粥樣硬化,便會引發心血管疾病。所以對於這一類人群而言,飲食一定要注意,以平和、清淡、少油為主。尤其高溫天多吃綠葉蔬菜、瓜類食物。同時,在保證衛生、幹淨的情況下盡量多吃涼拌的菜,減少高溫烹飪帶來的高熱量攝入。

        主持人:平和的心態對心血管病老年患者有哪些影響?您對心血管病中老年患者的服用藥物有哪些提示?

 

        劉紅旭:平和是貫穿養心護心的全過程。特別是在高溫天氣,當心態不平和的時候,容易煩燥,這會使人體的交感神經興奮,其代謝會更高,心率就會更快,這時候更容易誘發心肌缺血,誘發心髒病的突發、惡性事件。

        此外,身體“出入”也需要平和,我們吃進身體的東西要與代謝掉的東西保持平衡。例如喝水,中醫講“飲入於胃,再到脾”,所有水液在體內代謝的時候要通過血液循環代謝,而這些離不開心髒的推動功能。所以,在高溫天氣,過多地飲水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尤其是已經患有心髒病的老年人,一定要量出為入。同時,水的溫度也應注意,千萬不要拿冰箱裏特別涼的水,這種冷飲進入體內後會很快刺激血管收縮,如果心髒血管收縮就會造成心肌缺血。

        在藥物方麵,如果說有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首先要控製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這些疾病,良好地控製這些疾病就會很好地減少心血管病患病及惡性心血管病發作的風險。其次,一定要達到用藥的目的及控製的標準。例如患者為了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要控製高血壓,但是吃藥的時候不能隻吃高血壓藥就行了,而是要服用高血壓藥物後要把血壓降下,達到降壓目標,否則就要調整藥物的劑量或種類。同時,也要講究吃藥的時間和方式,淩晨到上午的時間段是心血管疾病發病高峰期,我們醒了第一件事一定要先吃藥,這樣才能防止在後麵一係列活動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西醫結合治療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雙重保障

        主持人:近年來,介入治療逐漸成為心血管疾病發展較快的治療手段,中醫介入有哪些優勢?

        劉紅旭: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見的疾病,其原因是由於心髒血管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出現血管堵塞或者狹窄。目前介入治療已成為冠心病治療的重要手段,通過心髒支架把血管狹窄的地方從內部撐起來,讓血流重新暢通,這樣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介入治療雖然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但本身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如支架在狹窄的血管裏擴張以後,可能會造成狹窄血管的內皮撕裂,斑塊破裂、血栓破碎等現象;血管開通後,由於介入操作可能會導致血管內凝血機製增強,血管內充滿血栓,導致無複流;血管開通後,血液重新再灌注時也可以造成心肌的損傷;支架植入後因為有異物,短期血管內膜不能修複,會容易形成血栓;支架刺激可以引起血管平滑肌過度增生,支架處會發生再狹窄等;這些問題都會給治療冠心病帶來困擾,需要通過藥物輔助治療。經過多年研究,中醫藥在此方麵取得了很多進展,如中醫藥對介入治療圍術期的心肌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中醫介入治療雖然沒有西醫普及得快,但是中西醫結合可能會讓病人獲益更大,既可以用介入治療的技術,同時也可以用西藥、中藥為患者提供多重保護。

 

        主持人:目前心血管病治療還取得哪些最新的進展?

        劉紅旭:目前,介入治療是冠心病發展比較快的一種治療手段,其介入治療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植入的支架也在不斷的發展,原來早期完全是金屬裸支架,但是很容易使血管再狹窄;現在有藥物塗層的支架,這個塗層可以減少支架內再狹窄的發生。現在的支架裏麵有金屬網狀結構的,它可能會永久保存在心髒裏,而新一代的支架可能是完全生物可降解的,把狹窄的血管支起來了,過一段時間以後這個支架的化學物質慢慢被人體完成吸收,支架就沒有了,恢複了血管正常的狀態,這是冠心病治療新進展。當然無論是支架介入治療還是藥物,在這些領域裏其實都有新的研究成果推出來,隻是這些成果能夠很成功地利用臨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關鍵字:心血管病,高溫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