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白日星,北京天壇醫院普通外科,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何為肥胖?
肥胖症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數增加致體脂占體重的百分比異常增高並在某些局部過多沉積脂肪為特點。
肥胖的成因
肥胖=單純性肥胖+繼發性肥胖。平時我們所見到的肥胖多屬於前者,所占比例高達99%。繼發性肥胖僅占1%。所謂“單純性肥胖”是一種找不到原因的肥胖,醫學上也可把它稱為原發性肥胖,可能與遺傳、飲食和運動習慣有關。所謂“繼發性肥胖”是指由於其他健康問題所導致的肥胖,也就是說繼發性肥胖是有因可查的肥胖。根據引起肥胖的原因,又可將繼發性肥胖分為下丘腦性肥胖、垂體性肥胖、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庫欣綜合征導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等,分別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和性腺疾病而致。其中,成人以庫欣綜合征和甲狀腺功能低下性肥胖為多見,兒童中以顱咽管瘤所致的下丘腦性肥胖為最多。
單純性肥胖是指並非由於其他疾病或醫療的原因,僅僅是由於能量攝入超過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肥胖。它是不同於繼發性肥胖的一種特殊疾病。當然,許多學者認為單純性肥胖者實際上還是有某種疾病或者是功能紊亂的,隻不過現在還缺乏診斷的手段或者診斷的依據而已。在所有肥胖者中,99%以上是單純性肥胖。這種肥胖的確切發病機製還不十分清楚,比較肯定的是,任何因素,隻要能夠使能量攝入多於能量消耗,都有可能引起單純性肥胖。這些因素包括進食過多、體力活動過少、社會心理因素、遺傳因素等等。引起單純性肥胖的病理改變主要是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體積增大,這種體積增大是細胞內脂肪堆積的結果。
一般而言,對於一個肥胖者,我們首先要想到繼發性肥胖,要考慮在其肥胖的後麵,有沒有什麼器質性病變,而不能一上來就說是單純性肥胖。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您把一個單純性肥胖考慮為繼發性肥胖,隻是提高了對引起肥胖的疾病的警惕性而已,對患者沒有什麼害處;而如果您把一個繼發性肥胖誤認為單純性肥胖,就可能放鬆警惕,貽誤病情。結果不但肥胖的問題解決不了,還可能由原來的疾病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隻有排除了繼發性肥胖之後,我們才能作出單純性肥胖的診斷。
肥胖的重要評價指標
1.BMI指數:
即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WHO定義BMI大於或等於25時為超重;BMI大於或等於28時為肥胖。
2.腰圍:
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脊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最好在呼氣之末、吸氣沫開始時用軟尺測量。腰圍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標準腰圍計算方法為:男性身高(cm) +2-11 (cm) ;女性身高(cm) +2-14 (cm), 得數+5%為正常範圍。該公式能較正確地計算出中國成人正常腰圍值,既準確又方便,實用性優於體重指數,監測腰圍對早期預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具有積極作用。
3.腰臀比:
腰圍和臀圍的比值,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用於測量腹部脂肪。腰臀比大於0.9的男性和腰臀比大於0.8的女性被認為事內髒脂肪過剩的高危人群。
4.內髒脂肪麵積:
用CT或磁共振掃描第3和第4腰椎水平可計算內髒脂肪麵積。此外還可用皮脂厚度測量儀及生物電阻抗測量預測體內的脂肪含量。日本把腹腔內脂肪麵積超過100平方厘米診斷為內髒性肥胖。我國還沒有相應的診斷標準,但研究發現國人腹腔內髒脂肪麵積達到80平方厘米左右時,就可以發生日本人內髒脂肪麵積在100平方厘米時的代謝異常。
肥胖的危害
1.高血壓
患有高血壓的人,心髒會比健康的人工作起來更吃力。而體重越重的人,越容易患高血壓。即使輕微高血壓,在65歲以前,患腦中風的機會也較血壓正常的人高3倍。
2.糖尿病
研究人員發現,由於過多的脂肪細胞需要胰髒分泌過多的胰島素,以使血液中糖分轉變為能量。當胰髒不勝負荷時,功能會衰弱,於是血液中糖分增加,無法充分利用而排出體外。女性肥胖考患糖尿病的機會是體型正常女性的4倍。而70%的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的。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在體重減輕以後,病情會得以改善,糖分的代謝功能也會恢複正常。
3.影響壽命
美國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以一個人的體重,做為預估壽命的標準。據其資料顯示,如果比按身高計算的“理想體重”輕的話.可以活的更久。
4.手術時危險性較高
外科醫生說:“體重越重的人,從麻醉到手術的過程中意外危險的發生率也越偏高。最大的危險是心髒衰竭。另外,傷口容易發炎,比瘦人住院的時間也長一些。”
5.腎髒疾病
腎髒每天將體內的血液過濾大約25次,以清除血中的廢物與毒素,維持其中鹽分、水分和其它物質的平衡、腎髒專家說,體重過重,易傷害身體的主要器官,因為腎病的兩種起因糖尿病與高血壓都和肥胖有關。
6.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發現,一個人的體重比同年齡者的平均體重重40以上,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5.4倍;患膽囊癌的機會為3.8倍。
7.心髒病
即使膽固醇甚低的肥胖者,患心髒病的機會也會比正常人明顯高出許多,因為脂肪會粘附血管壁。多餘的脂肪,不隻會影響外觀,它還會使血液得不到足夠的氧氣,為了彌補這種情形,身體會製造過量的紅血球細胞,使血液得粘稠,流動速度滯緩。過度肥胖者,心髒會因過度疲勞而擴張、衰弱,嚴重者出現“充血性心髒衰竭”。研究表明,肥胖比抽煙更易導致心髒病。
8.打鼾
胖人比瘦人更容易打鼾,這雖不是什麼大病,但同樣影響健康,睡時容易憋氣,幹擾配偶或室友的睡眠。
9.腳部疾病
專家說:“—雙可以支持50公斤重量的腳,硬要它支撐70公斤以上的重量,是太辛苦了,也超過了它的負荷量了。”由於你全身的重量都是由腳來支撐,故趾甲深陷肉中、老繭和各種腳病多半都發生在肥胖者身上。
10.背部疼痛
過重的身體會加給背肌、韌帶、筋腱等過大的曲張力,從而導致背痛,時間久了會形成慢性背部疼痛。還有,鼓凸的腹部也容易引起背痛。
11.影響懷孕
懷孕是對肥胖女性的一大挑戰,因肥胖者本來就不易懷孕,心理壓力大,加之心髒、血管、腎髒、呼吸道的負擔比一般女性重,一旦懷孕,症狀會相應加重。甚至發生蛋白尿。患有糖尿病的女性,產下畸型兒的比例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