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七月更加肥……”夏日來臨,身上的胡吃海喝攢下的肉再也藏不住了。
很多人為了減肥又是節食又是運動的,折磨自己一周,瘦了2斤,結果周末一放鬆,又長了3斤肉。
其實,減肥減的不是體重,而應該是脂肪,減肥方式不對,有可能會越減越肥。
不減體脂隻減體重,小心越減越肥
人體的體重包含骨骼、肌肉、水、脂肪等物質的總和。除了骨骼幾乎不變之外,其它三種變量都能對體重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般人的口中所說的減肥(比如節食),其實隻是減重。
減重過程中,雖然體重一直在下降,或許脂肪並沒被消耗,隻是水分或者肌肉在變少。
而且這種錯誤的減肥方式會令身體進入“儲備狀態”,比平時更易囤積脂肪,結果就是越減越胖、或者十分容易反彈。
脂肪不少,體重變輕,那這就隻是一種“虛瘦”。降低體脂率才是減肥的關鍵!
體脂率=人體內脂肪重量/人體總體重,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及人肥胖的程度。
體脂率下降了,也就說明你身體中的脂肪含量減少,那你就是真瘦了。
受到體脂率的影響,兩個同身高、同體重的人,其體型的美觀程度會有很大的不一樣。
有的人明明不到100斤,卻看起來肉肉的,就是因為體脂過高。
不僅是外在形象,體脂率還關係健康
一般成年男性體脂率應保持在15%—18%之間,女性則是在25%—28%之間。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超過50歲,男性超過55歲,每5歲,體脂百分比標準值可上調2%-3%。
體脂率不僅關係到人的體重和體形,對人體健康也有重大影響。
人身體的脂肪分為兩種:
1.必需脂肪:身體要維持生命及繁殖所需的脂肪。
2 .儲存脂肪:由脂肪組織內所累積的脂肪組成,主要用以保護身體的內髒。
體脂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於健康。
男女體脂率體型對照表,可以先看看自己體脂大概是多少
體脂過低,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生素A、D、E、K)。
如果女性體脂過低,會影響女性的正常生理周期,長期會使卵巢萎縮,甚至造成不孕。
體脂過高,會導致許多並發症會增加很多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膽石症以及癌症。
如何低成本減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減體脂,首先你需要一台體脂秤。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類「智能硬件」,可以和手環、手機 App等配合,進行健康管理。
大約一分鍾時間,就可以測算出全身「體脂率」,甚至還能夠測算出「內髒脂肪率和基礎代謝率。
讓你更清楚自己的體脂率變化,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減了「肥」。
之後你需要做的是:
力量訓練結合有氧運動
力量訓練可以幫助你增強或是維持肌肉,同時提升基礎代謝率;而有氧運動可以盡可能的消耗脂肪。
兩者缺一不可,都是減肥的重要關鍵。
同時力量訓練跟有氧運動不要同一天做,會降低效率,如果真的時間有限,請先做力量訓練再做有氧運動。
非常流行的hiit訓練
飲食控油脂
脂肪形成養分,多來自高碳水化合物和高油脂飲食。
當我們吃越多碳水化合物,例如高糖、高澱粉的食物,血糖就越高,胰島素就越多,體內所儲存脂肪量就會增加。
減肥食譜金字塔
因此,要降低體脂率,首先要控製飲食中油脂的攝入。戒掉油炸類食物,遠離糖果、巧克力。
食物的烹飪方式盡量采用蒸煮的方式,可用少於橄欖油進行煎炒。
平時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複合碳水化合物(糙米,燕麥,全麥製品);
蛋白質(魚肉、雞肉、瘦肉等白肉、雞蛋);
纖維(豆類、粗糧、全穀類等);
優質脂肪(如鮭魚、橄欖油、牛油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