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和夜間血壓值是評估心血管風險的優選指標

作者:國際循環編輯部 來源:國際循環 日期:19-08-11

        血壓(BP)是總體死亡率和心血管(CV)特異性致死和非致死性結局的已知風險因素。然而,哪個BP指數與這些結果關係最密切尚不確定。JAMA發表的一項研究探討BP指數與死亡和複合CV事件的關係。

        研究對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的11 135名成年人進行基於人群的縱向隊列研究,收集1988年5月~2010年5月基線觀察結果,由觀察者或自動診室血壓計測量白天或夜間24小時BP。多變量校正風險比(HRs)表示死亡風險或與BP增量20/10 mm Hg相關CV事件。CV事件包括CV死亡率與非致死性冠狀動脈事件,心力衰竭和卒中。通過曲線下麵積(AUC)的變化評估模型性能改善。

        結果顯示,隨訪13.8年期間,在11 135名參與者中(中位年齡54.7歲,女性占49.3%),2836名參與者死亡(18.5/1000人年)和2049名(13.4/1000人年)發生CV事件。兩個終點與所有單純收縮壓指數顯著相關(P<0.001)。關於夜間收縮壓(SBP)水平,總死亡率HR為1.23(95%CI:1.17~1.28),CV事件HR為1.36(95%CI:1.30~1.43)。24小時SBP水平,總死亡率HR為1.22(95%CI:1.16~1.28),CV事件HR為1.45(95%CI:1.37~1.54)。

        通過校正任何其他SBP指數,夜間和24小時SBP與主要結果的關係仍具有統計學意義[HR範圍為:1.17(95%CI:1.10~1.25)到1.87(95%CI:1.62~2.16)]。包含單純收縮壓BP指數的基礎模型死亡率AUC為0.83,CV結果為0.84。將24小時或夜間SBP加入包含其他BP指數的基礎模型,導致AUC漸進式改變,死亡率為0.0013~0.0027,複合CV結果為0.0031~0.0075。將任何SBP指數加至包含夜間或24小時SBP的模型中並未顯著改善模型性能。對舒張壓(DBP),結果與之一致。

        研究提示,在這項基於人群的隊列研究中,即使校正其他基於診室或動態BP測量值後,較高的24小時和夜間BP測量值與死亡風險和複合CV結果顯著相關,包括CV死亡率,非致死性冠狀動脈事件,心力衰竭或卒中。因此,24小時和夜間BP可被認為是評估CV風險的最佳測量值,盡管統計學上,與其他BP指數相比,模型改善很小。

        原始出處:

        Wen-Yi Yang, Jesus D. Melgarejo, Lutgarde Thijs, et al.Association of Offic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JAMA. August 6, 2019.

關鍵字:24小時血壓,,夜間血壓,,心血管風險,,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