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2016年出生的男嬰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而同期出生的女嬰預期壽命接近85歲。世界各地的男性和女性在預期壽命方麵也存在類似的差距。
隨著我們對人類死亡原因的進一步了解,我們正在研究生物學和行為因素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解釋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
科學進步對男女健康的影響也不同。
生物學和行為
雖然女性的壽命可能比男性長,但她們報告的疾病、就醫次數和住院時間都比男性多。這就是所謂的"病態-死亡率悖論"(也就是說,女性病情更重,但壽命更長)。
一種解釋是,女性患的疾病不太可能致命。在女性中更常見的慢性非致命性疾病包括偏頭痛、關節炎和哮喘。這些情況可能會導致健康狀況惡化,但不會增加女性過早或過早死亡的風險。
但男性更容易受到可能導致死亡的健康狀況的影響。例如,男性的器官周圍有更多的脂肪(稱為內髒脂肪),而女性的皮下脂肪更多(稱為皮下脂肪)。內髒脂肪是冠心病的一個危險因素,而冠心病是澳大利亞男性死亡的主要潛在原因。
冠心病是生物因素和生活習慣共同作用的結果,是男女死亡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其他生物學因素可能導致男性比女性衰老得更快,但這些因素仍有待充分理解。例如,男性的睾丸激素有助於他們通常更大的身體和更低沉的聲音。反過來,與女性相比,這可能會加速與年齡相關的身體變化。
另一方麵,與雌激素相關的保護因素可能對女性有輕微的好處。據觀察,女性在絕經前的冠心病發病率是男性的三倍,而絕經後則沒有,這表明內源性雌激素對女性有保護作用。
一些導致早逝的行為在男性中更為常見。意外死亡,包括襲擊、中毒、交通事故、跌倒和溺水,在15-24歲的年輕男性中特別多。
男性也有更大的吸煙、飲食不良和避免鍛煉的傾向。這些習慣常常導致致命的慢性疾病,包括中風和2型糖尿病,也是癡呆症的危險因素。
科學和公共衛生的發展
許多科學發現改善了臨床實踐或改變了政府的衛生政策,使婦女的生活受益。
例如,計劃生育方麵的創新使人們能夠對家庭規模和時間有更大的選擇和控製。這減少了可能導致危險分娩的懷孕,並改善了婦女的一般身心健康。改善的臨床護理使分娩期間死亡的婦女減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乳腺癌篩查等公共衛生項目對預期壽命產生了影響。同樣,預防宮頸癌的疫苗現在已在130個國家投入使用。
當然,也有類似的公共衛生政策和臨床創新讓男性受益,比如腸道潰瘍篩查。
因此,盡管我們可能有一些見解,但我們不能確切地回答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活得更長。
思想的差距
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距隨著壽命的延長而縮小。2016年,在澳大利亞出生時,這一差距為4.2年,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但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這一差距在65歲時降至2.7歲,85歲時降至1歲,95歲時僅為0.3歲。
這表明,活到老年的男性能夠避免某些健康風險,使他們更有可能長壽。
最終,沒有人能控製自己何時或如何死去。但是注意我們可以改變的因素(比如保持健康的飲食、鍛煉和避免吸煙)可以降低死於可預防的慢性病的風險。
雖然女性的壽命可能總是比男性長,但男性可以嚐試改變一些生活方式來縮小這一差距。話雖如此,女性也應該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爭取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