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棒。
近期,Lancet發表係列文章指出,口腔疾病影響全球35億人,主要是齲齒、牙齦疾病和口腔癌,尤其影響中低收入國家人群以及社會弱勢群體,並呼籲關注口腔健康。
文章指出,糖、煙和酒是導致口腔疾病的罪魁,而這三樣都是中國傳統的送禮佳品。
糖是齲齒罪魁
齲齒主要是由於遊離糖經過細菌發酵,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導致局部破壞所致。
齲齒的產生主要和pH值有關,pH值越低,礦物質流失就越快。
而氟化物可抑製礦物質流失。
牙周炎:
口腔衛生差和吸煙是主因
牙周炎的特征是牙周組織支持喪失,主要原因是口腔衛生差,牙齦緣及下方的病原微生物積聚,吸煙也是牙周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口咽部癌症
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煙、飲酒和嚼檳榔。
許多高收入國家,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導致口咽部發病率急劇上升。
含糖飲料銷售大幅增長
“吃糖雖是長蛀牙的根本原因,”文章指出,“但中低收入國家中含糖飲料的銷售大幅增長。”
文章作者,倫敦大學Richard Watt認為,如果要從根源上解決口腔疾病,需要對糖、煙草和酒廠等進行更嚴格的監管和立法來限製其銷售和影響。
全球降低過多吃糖都是個問題,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不論兒童還是成人遊離糖攝入應少於總能量攝入的5%~10%,但絕大多數國家難以達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糖的滲透力非常強,比如商業化嬰幼兒食品含糖量就不低,而中國的這類食品銷售額複合增長率達到19.3%。
在中國,5歲兒童乳牙齲齒患病率為70.1%,12歲兒童恒牙齲齒患病率為34.5%。
中國35~44歲居民中,口腔內牙石檢出率為96.7%,牙齦出血檢出率為87.4%,與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0.1個百分點。恒牙齲齒患病率也在20%~30%。
預防心血管病,應從口腔健康開始
《歐洲心髒雜誌》曾發文指出,預防心血管病,應從口腔就健康開始。
一項韓國近25萬人的研究證實,牙周病、齲齒較多或掉牙更多的人,心血管事件風險更高。
更好的口腔健康行為有預防心血管病作用:
每天多刷一次牙則使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9%,每年洗牙一次以上則使風險降低14%。
但與口腔疾病的廣泛流行,相對應的是口腔醫療體係狹窄無力。
中低收入國家,則是口腔疾病負擔重,口腔醫療保健係統卻不發達。
Watt指出,保護口腔與糖煙酒的利益是相悖的,其中的經濟聯係也引起部分專家的隱憂。
文章也給出了具體方案以讓更多人能夠得到“牙惠”,包括:
改善口腔健康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口腔健康監督管理;
革新口腔醫療保健體係,提高口腔醫療保健的可及性;
從牙醫為中心轉向團隊合作模式,滿足人群口腔健康需求,提高醫療質量;
整合監管、項目監測以及開展研究來保障健康研究的準確;
著重幹預上遊人群,重視預防。
來源:
[1]Peres MA, Macpherson LMD, Weyant RJ, etal. Oral disease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Lancet, 2019, 394(10194): 249-260.
[2]The Lancet: Big Sugar and neglect by global health community fuel oral health crisis. Eurekalert , July 22, 2019.
[3] Stefano Masi, Francesco D’Aiuto, JohnDeanfield.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starts from your mouth. Eur J Heart, 2019, DOI:10.1093/eurheartj/ehz060.
[4] Watt RG, Daly B, Allison P, et al. Ending the neglect of global oral health: time for radical action. Lancet, 2019, 394(10194): 26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