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療機構電子病曆有望互聯互通

作者:劉歡 來源: 北京日報 日期:19-06-20

        6月19日,在市政府辦公廳、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市政務服務局聯合主辦的“市民對話一把手 提案辦理麵對麵”直播訪談節目上,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透露,醫耗聯動改革啟動5天以來,本市醫療機構門診的平均費用稍微有所下降,住院方麵的平均費用也有所下降;另外,本市醫療機構電子病曆有望實現互聯互通。

        醫用耗材費用5天降12%

        6月15日零時,涉及全市近3700家醫院的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在北京市同步全麵推開。

        雷海潮表示,本次改革決定取消醫用耗材加成,通過取消藥品耗材加成費用、降低部分檢驗費用,就是讓開藥、使用支架和導管等醫用耗材不再給醫療機構帶來額外利益。廢除這樣的補償機製,有利於推動合理使用化驗和醫用耗材,規範醫務人員服務行為,減少浪費,激勵醫務人員不斷提高醫療技術,促進醫療機構由資源消耗規模擴張型向內涵質量效率型發展方式轉變。在新的改革形勢下,醫療機構不再依靠售賣藥品和耗材取得收入、彌補成本,更多要靠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和控製成本等方式來追求內涵式發展。

        就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來說,根據最初的方案測算,改革後北京市醫療費用總量基本平衡,具體病種會有升有降。對患者個體而言,不同疾病患者費用有降有升。比如使用高值耗材較多的病種,費用可能會下降;以技術勞務治療項目為主的病種,費用可能會有所增加。

        “從改革這幾天情況看,應該說結果好於預期。”雷海潮表示,到現在5天以來的初步數據顯示:本市醫療機構門診的平均費用稍微有所下降,住院方麵的平均費用也有所下降,沒有出現上升的情況,尤其是這次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耗材的占比明顯下降,醫用耗材的費用下降了12%,耗材在整個醫療機構中的收入占比下降了2個百分點。“這些都是初步的改革成效,未來還需要繼續努力,進一步監測、評估。”

        基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再增9%

        分級診療是市醫療衛生領域的重要工作之一。雷海潮介紹,從2017年開始推行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來,北京已呈現出分級診療的良好局麵,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戰時狀態有所緩解。這兩年多來,三級醫院的診療工作量下降了7%至8%,二級醫院的診療工作量基本持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診療工作量增長近30%,這說明越來越多的群眾到身邊的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就診,也更加信任社區醫生。“從醫耗聯動綜合改革這幾天來的情況看,本市社區醫療機構在原來診療量增長近30%的基礎上,又增長了9%。這表明,改革正沿著分級診療的方向在深化和推進。”

        當前本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底建設基本完成,15-30分鍾社區衛生服務圈已經形成。據統計,本市基層醫療機構數量已從2013年的9716個增加到2018年的10560個。現已實現每個街道和鄉鎮建立一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

        建立電子病曆共享平台

        雷海潮說,原來手寫醫囑的情況,現在醫療機構已經非常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曆。

        雷海潮還透露,本市醫療機構在促進信息互聯互通方麵有了實質性的進步,現在全市16個區在區域內的醫療機構信息均能互聯互通,下一步會把16個區的信息,在全市範圍內實現聯通。目前本市建立了電子病曆共享平台一期工程,並有30所三級醫院已經接入平台,二期工程將聯通更多三級醫院及16個區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這樣一來就能夠形成一個雲平台,通過大數據為老百姓看病就醫提供更加良好的優質服務。

        記者了解到,本市正在積極建設完善北京市基層醫療與公共衛生信息係統,打通基層衛生機構與電子病曆、區域平台及相關縱向業務係統的互聯互通,完成後可以滿足當前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分級診療、日常監管與考核等業務以及“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措施等需求。

關鍵字:電子病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