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臨床綜合評價,將促進藥品回歸臨床價值,對醫院用藥帶來重要的影響。其中,對正處於水深火熱的輔助用藥影響最大。
▍醫院用藥被監控
根據《通知》,將建立國家、省兩級藥品使用監測平台和國家、省、地市、縣四級藥品使用監測網絡,實現藥品使用信息采集、統計分析、信息共享等功能,覆蓋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
藥品使用監測分為兩方麵:
(1)全麵監測: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按要求主動配合,係統收集並報告藥品配備品種、生產企業、使用數量、采購價格、供應配送等信息。
(2)重點監測:在全國各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中抽取不少於1500家機構,在全麵監測工作基礎上,對藥品使用與疾病防治、跟蹤隨訪相關聯的具體數據進行重點監測。
全麵開展藥品使用監測,意味著以後所有藥品在醫院的使用情況,都將被嚴格監控。以後醫院用藥將要以藥品臨床價值為導向,一旦有藥品出現用量過大、不合理用藥、濫用亂用等情況,在強大的藥品使用監測網絡下,都會第一時間被有關部門所發現。
《通知》要求,藥品使用監測將分步實施:
(1)2019年,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試點省份、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城市、各省(區、市)重點監測醫療衛生機構,要以國家基本藥物、抗癌藥降價專項工作藥品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試點品種為重點,按照要求開展藥品使用監測。
(2)2020年,監測範圍基本覆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並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延伸,逐步實現對所有配備使用藥品進行監測。
從時間安排來看,各大藥企必須開始著手關注藥品使用監測。尤其是到了明年,監測範圍覆蓋全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醫療機構,這占據了絕大部分的醫院市場。未來,在數據信息共享共用的情況下,醫院用藥的監控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輔助用藥更難了
《通知》提到,鼓勵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學協會等機構結合基礎積累、技術特長和臨床用藥需求,對藥品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等開展綜合評價。
此外,要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藥品臨床綜合評價時,要充分利用藥品使用監測數據,並將評價結果作為本單位藥品采購目錄製定、藥品臨床合理使用、提供藥學服務、控製不合理藥品費用支出等的重要依據。
說到“藥品臨床合理使用”“控製不合理藥品費用支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近期輿論的焦點——輔助用藥。
藥品臨床綜合評價包括藥品的各個方麵: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可負擔性、可獲得性、依從性、適宜性、創新性等等。
據了解,驗證藥物有效性最好的方法,是采取隨機雙盲試驗,完全排除了安慰劑效應。因為在臨床實踐中,安慰劑效應占療效的30%,它並不是藥物真正的療效,而是由於治療、服藥等引發出來的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那些不是真正有效的藥物,是根本不可能通過隨機雙盲試驗的。
單從“有效性”這一點看,對很多輔助用藥就已經非常難了,能通過的幾率幾乎為零。
2018年底,國家衛健委宣布將製定全國輔助用藥目錄,讓輔助用藥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據央視近日報道,目前各地已經將彙總的目錄上報,專家正在進行論證。業內流傳,輔助用藥目錄在四月份將出台。
有專家對賽柏藍表示,輔助用藥目錄和藥品臨床綜合評價雙管齊下,將更有效地規範輔助用藥的使用,杜絕輔助用藥的濫用。
未來,輔助用藥在醫院的生存形勢,會越來越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