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有免疫應答中,宿主的模式識別受體(PRR)檢測病原體的抗原 相關分子模式(PAMP)是啟動應答的第一步。病毒核酸是典型的PAMP,能夠被RLR、TLR和NLR等受體分子識別,隨後觸發信號轉導導致I型幹擾素和促炎症細胞因子的表達和釋放。
MAVS是介導細胞抗病毒應答的重要接頭分子,之前研究表明這個蛋白的活性和穩定性受到泛素化修飾的廣泛調控。但是MAVS的去泛素化過程如何受到調控還不清楚。來自武漢大學生科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上報道了他們關於MAVS去泛素化參與細胞抗病毒應答的最新進展。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OTUD4(ovarian tumor family deubiquitinase 4)能夠靶向MAVS進行去泛素化。病毒感染導致IRF3/7依賴性的OTUD4上調,OTUD4能夠與MAVS發生相互作用移除K48連接的多聚泛素鏈,因此維持MAVS的穩定性並促進細胞內的抗病毒信號。
研究人員發現敲除或敲低OTUD4會損傷RNA病毒觸發的IRF和NF-kB激活,抑製其下遊靶基因的表達,增強病毒的複製能力。與此一致的是,在小鼠體內進行OTUD4的條件敲除會導致I型幹擾素和促炎症細胞因子的水平下降,小鼠對病毒的易感性增加。除此之外,在OTUD4缺陷的細胞內重新補充MAVS的表達可以恢複病毒誘導的下遊基因表達以及細胞抗病毒應答。
總得來說,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OTUD4在病毒觸發的信號途徑中發揮關鍵作用,該研究也有助於加深對去泛素化過程介導的抗病毒應答調控的理解。(生物穀Bioon.com)
原始出處:
Tianzi Liuyu, et al. Induction of OTUD4 by viral infection promotes antiviral responses through deubiquitinating and stabilizing MAVS. Cell Research (2018) ,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18-0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