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Wang Q和Wang J等人在Br J Ophthalmol雜誌上發表了一項重要的工作,他們通過角膜緣屈曲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壓症(OHT)的兔子模型。
他們將18隻新西蘭白兔分成三組。分別將20、25或35mm的乳膠環帶植入每隻兔子的右眼角膜緣後麵。對眼內壓(IOP)進行持續8周的測量,之後通過眼底照相、光學相幹斷層掃描(OCT)和組織學等方法評估視神經損傷情況。同時,通過OCT和前房角鏡檢查前房角(ACA)。
結果發現,手術後,所有動物中都誘導建立OHT。IOP組在第1、2和第3組中分別達到38.0±3.7、32.0±3.9和24.1±6.5 mm Hg。雖然高眼壓的持續時間略有變化,但高眼壓在2周內表現出良好的一致性。視杯和視椎之間的麵積比率在處理的眼中有73%的增加,並且在第1、2和3組中的平均變化分別為0.10±0.13、0.11±0.08和0.09±0.02。 在處理的眼睛中,視杯的深度增加,同時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密度降低。
因此,他們認為,角膜緣屈曲提供了一種在兔中誘導產生慢性OHT和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