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用藥 須當心血尿酸增高

作者:鄔時民 來源:北京青年報 日期:18-08-21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比較關注自己的心率、血壓、血脂情況,很少關注自己的血尿酸水平。實際上,有些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常常高於正常人,原因之一是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抗高血壓藥或其他藥物時,有可能導致血尿酸水平提高。

        很多人都有高血壓,別看高血壓有時候無症狀,卻被譽為“健康殺手”,因為當血壓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劇烈頭痛、嘔吐、心悸、眩暈等症狀,嚴重時會發生神誌不清、抽搐,這屬於急進型高血壓和高血壓危重症,多會在短期內發生嚴重的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和病變,如中風、心梗、腎衰等。

        另外,讓人擔心的是高尿酸也經常襲擊高血壓患者,高尿酸會導致痛風,而且還有一些更可怕的後果。臨床上發現,高血壓與痛風很有“情緣”,一些人既患有高血壓又患有痛風。有數據統計,約10%-20%的高血壓患者伴發痛風,而痛風伴有高血壓者則高達30%以上。

        有些高血壓患者血尿酸水平常常高於正常人,原因之一是高血壓患者在服用抗高血壓藥或其他藥物時,有可能導致血尿酸水平提高。若高血壓患者忽視自己的血尿酸水平,容易造成新的疾病困惑。因為當痛風和高血壓同時存在時,冠心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性比血尿酸正常的高血壓患者高3-5倍。高尿酸血症不僅會造成關節痛風,而且被譽為潛伏的“腎髒殺手”,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μmol/L,高血壓發病相對危險增加25%。

        在高血壓患者服用的藥物中,利尿劑最值得關注,因為利尿劑普遍運用於疾病的治療以及聯合用藥,當其他抗高血壓藥治療無效時,加用利尿劑,療效顯著。利尿劑尤其對老年人、肥胖的高血壓患者效果更加明顯,還可治療青光眼、糾正高血鉀等,但是利尿劑在廣泛運用於一些疾病治療的同時,其不良反應也不可忽視。利尿劑的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利尿劑電解質紊亂,即低鉀、低鈉、低氯、低鈣、低鎂。長期應用利尿劑有可能引起尿酸鹽瀦留而發生高尿酸血症,臨床表現為痛風。在使用利尿劑進行控壓治療的患者中,約有40%-50%的患者伴痛風。

        專家建議,高尿酸血症合並高血壓的患者在選擇抗高血壓藥的時候應該非常謹慎,要與專科醫生積極溝通用藥問題。在應用利尿劑期間,要定期檢查血尿酸水平,若在痛風發作期間應停止服用利尿劑。

        除了利尿劑,其他抗高血壓藥也可對血尿酸產生影響。

        不同種類的鈣拮抗劑對血尿酸的影響不一樣,這與它們對胰島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的影響不同,因而對腎排尿酸的阻礙作用也不同有關。其中硝苯地平、尼卡地平等長期服用可使血尿酸升高明顯;尼群地平、尼索地平等對血尿酸影響稍小;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等對血尿酸幾乎無影響。

        β受體阻滯劑中有些阻礙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作用較明顯,如普萘洛爾、納多洛爾等;有些藥影響尿酸作用極小,如美托洛爾、倍他洛爾等,一般不會使血尿酸升高。

        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是高血壓合並痛風的首選藥,其代表藥是氯沙坦,可增加尿酸排泄,且提高尿pH值,而纈沙坦和厄貝沙坦也能減低血尿酸,纈沙坦相對較弱,厄貝沙坦更強。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如貝那普利和賴諾普利對血尿酸的影響結論尚不一致。

        除了利尿劑以外,維生素B12、胰島素、青黴素、抗癆藥、環孢菌素A等藥也有可能影響血尿酸水平,長期使用者應定期檢查血尿酸水平,如有問題,可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換藥物品種。文/鄔時民

關鍵字:高血壓,血尿酸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