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明明是因為帶狀皰疹住院治療的,醫生卻開出了腫瘤篩查檢查單,難道是過度醫療?不是,因為50歲以上帶狀皰疹患者20%合並有惡性腫瘤。
今年剛剛50歲出頭的趙先生,洗澡時發現自己左側腹部有一小片針尖大小的水泡。三四天後,小水泡連成片,有手掌大小,疼得厲害。
那天,趙先生在腰間纏著厚厚的毛巾忍痛走進省中醫院。坐診皮膚科醫生吳苗一看,帶狀皰疹十分嚴重,當即將其收治入院。
住院第七天,趙先生突然要求提前出院。原因是在住院期間,除了帶狀皰疹的治療外,醫生還讓他做了一係列腫瘤的篩查,包括抽血查腫瘤標誌物、PET-CT、胃鏡、肺部的穿刺活檢……他問了身邊的許多人,都認為這是過度醫療,讓他多花錢又遭罪。
在得知趙先生的想法後,吳苗醫生特地抽時間與他進行了一番長談,詳細說明了其中的緣由。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潛伏在每個人的體內,一般在一個人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不會發,但一旦免疫力下降就可能發病。而惡性腫瘤患者往往免疫力極弱,就非常容易中招。據不完全統計,省中醫院皮膚科平均隔天就會受到來自腫瘤科去會診帶狀皰疹的邀請。
基於日本“50歲以上帶狀皰疹患者20%合並有惡性腫瘤”相關文獻報道,給50歲以上帶狀皰疹患者做相關腫瘤篩查已是省中皮膚科的常規工作,且每年確實有數例患者查出患有惡性腫瘤。
吳苗醫生說,通過肺部CT片,發現趙先生有多發結節,綜合相關病症,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轉移。之後又通過PET-CT查出胃部有炎症反應,所幸經胃鏡已排除了惡性腫瘤原發病灶的可能。但究竟趙先生是否患有惡性腫瘤,最終還得看肺部穿刺活檢的病理報告。
聽完這番解析,趙先生才恍然大悟,並為吳醫生對病人的認真和細心點讚,如今所有人都期待結果隻是虛驚一場。(記者 何麗娜 本報通訊員 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