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lood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血小板或能攻擊並且殺死瘧原蟲,從而就能降低血液中循環的寄生蟲的數量,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有效抵禦瘧原蟲的新型策略。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的376名瘧疾和非瘧疾人群進行研究,他們通過研究發現,機體血液中的血小板能結合並且殺滅引發瘧疾的瘧原蟲,包括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諾氏瘧原蟲;研究者Brendan McMorran教授說道,這項研究中我們首次發現直接的證據來表明血小板能幫助機體有效抵禦瘧疾。
研究者指出,血小板中名為PF4的特殊肽類能夠誘發瘧原蟲死亡,因此基於PF4的肽類未來或許能作為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瘧疾療法的潛在候選者。目前很多實驗室都設計出了諸如PF4的肽類分子,同時也闡明了其如何適合於進行瘧疾疾病的治療。基於此前研究結果,研究者表示,在實驗室條件下,PF4對於血小板能夠殺死瘧原蟲非常重要,但他們也很激動地發現PF4分子對於真正的人類疾病的治療也至關重要。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血小板能夠殺死臨床瘧疾患者機體中大約20%的循環中的瘧原蟲,而對於間日瘧原蟲而言則能夠達到60%的殺滅效率。最後研究者Anstey表示,在試驗管中血小板能夠表現出殺滅多種感染人類機體的微生物的能力,而較低水平的血小板或許也是誘發人類疾病的風險因素,因此我們應將血小板視為保護人類機體免受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禦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