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國心髒病學院(ACC)/美國心髒協會(AHA)發布了新的高血壓指南,將高血壓定義和部分人群的降壓目標從140/90 mmHg降至130/80 mmHg。
該指南一發布,就引發了學界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如果采用新的高血壓定義,毫無疑問,全球的高血壓患者就會大量增加,非必需的治療也會明顯增多。
近期,國家心血管病中心蔣立新教授和美國耶魯大學Harlan M Krumholz教授為首的中美專家團隊,評估了2017年美國高血壓指南對中國和美國高血壓患病人數以及降壓治療的影響。
研究發現,如果采用2017美國高血壓指南,不論中國還是美國,高血壓患者總人數以及需要接受降壓治療的患者人數都會大幅增加。
研究者指出,新指南量降低了高危人群的降壓目標值,是考慮到這一舉措會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然而事實上,即使在目前更為保守的指南指導下,我們對高血壓患者的管理依然存在嚴峻的挑戰,中美兩國的未治療率和治療未達標率都很高。
根據分析,如果采用新指南,這一狀況會更加糟糕,意味著我們需要增加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來應對明顯加重的高血壓負擔,幾乎所有的醫療衛生幹預措施都要用在高血壓患者身上。
另外,新指南將治療指征拓展至風險較低的人群,就會削弱我們對高危人群的篩查和治療,而他們才是從降壓治療中最可能獲益的人群。
作者還認為,許多人會因突然貼上的“高血壓”表情而產生病態心理,還冒著不恰當降壓治療帶來各種不良反應的風險。
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將增至55%,需要治療人數增加5530萬
研究人員發現,采用140/90 mmHg診斷標準(JNC-8指南),中國45~75歲的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為38%(1.84億)。
如果采用2017年美國高血壓指南中的新定義,中國該年齡段人群中,約55%(2.67億)會被診斷為高血壓,患病人數增加了45.1%(8270萬)。
在被新指南診斷為高血壓的人群中,男性的比例迅速增加(55.1%vs 46.3%)。被額外診斷為高血壓的人群中,合並糖尿病、慢性腎髒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病的比例較低,其10年心血管病風險也較低。
在中國45~75歲的1.84億高血壓患者中,根據JNC-8指南,46.8%接受了至少1種降壓藥物治療。而根據新指南診斷的2.67億高血壓患者中,僅32.3%接受降壓治療。
在JNC-8指南指導下,中國有7450萬45~75歲的高血壓患者未接受降壓治療,而根據新指南定義,未治療人數增至1.3億,即增加了5530萬人,這些人大多為女性,且合並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比例較高。
另外,根據JNC-8指南,中國2340萬高血壓患者僅需生活方式幹預,而在新指南下,這一數據增至5100萬。
根據JNC-8指南,在2011-2012年接受降壓治療的中國高血壓患者中,降壓達標率為58.6%,而在新指南定義下,降壓達標率驟降至23.8%。這意味著,有3000萬高血壓患者需要額外接受強化降壓治療。
美國:新指南下額外治療人數增750萬,降壓達標率降至45.6%
美國的情況與中國類似。
分析顯示,根據新指南,美國45~75歲人群中高血壓患者約7010萬,患病率高達63%,與采用JNC-8指南相比,高血壓患病人數增加了26.8%。
根據JNC-8指南,美國約810萬高血壓患者未接受治療,而在新指南中,這一數據增至1560萬。
根據JNC-8指南,美國的降壓達標率為76%,而在新指南定義下,降壓達標率降至45.6%,有1390萬高血壓患者需要額外接受強化降壓治療。
在該研究中,中國人群分析采用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研究2011-2012年數據,而美國人群分析采用2013-2014年及2015-2016年NHANES數據庫的數據,都針對45~75歲的人群數據進行分析。
原始出處:
Khera R, et al.Impact of 2017 ACC/AHA guidelines on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eligibility for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cross sectional study.BMJ, July 2018, 362: k2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