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萊文(Levin)等進行了一項隨機臨床研究(FHN研究),以確定在維持性血透患者中,進行高頻血透(每天)是否可改變此類患者的左室質量(LVM)和自我報告的軀體健康情況等間接轉歸。
入組患者被隨機分為每周6或3次透析組,共12個月。一級複合轉歸包括死亡或心髒磁共振成像(MRI)所示LVM改變(死亡/LVM)、死亡或軀體健康複合(PHC)指標的改變(死亡/PHC)。二級複合轉歸包括認知能力,自我報告的抑鬱,營養、礦物質和貧血的實驗室標誌物,血壓和入院及血管通路幹預的發生率等指標。
結果顯示,每周接受6次透析患者的每周標準尿素清除指數(Kt/V值)顯著高於每周3次者(3.5±0.6對2.5±0.3)。每周高頻透析使死亡/LVM[風險比(HR)=0.61,95%可信區間(CI)為0.46~0.82]和死亡/PHC(HR=0.70,95%CI為0.53~0.92)兩項一級複合轉歸指標獲得改善,但該組患者須血管通路幹預的風險較高(HR=1.71,95%CI為1.08~2.73)。高頻透析可更好地控製高血壓和高磷血症,但對認知能力、抑鬱、血白蛋白或促紅細胞生成素的使用情況無顯著影響。
該研究顯示,高頻透析可改善死亡/LVM和死亡/PHC,但卻導致更多的血管通路幹預事件發生。
研究者說
早前的觀察性研究顯示,血透劑量與患者生存率直接相關,但HEMO研究表明增加每周3次透析時的劑量不會使患者獲益。此項研究證實,通過增加透析次數(盡管每次透析劑量較小,但卻有效地增加了每周總透析劑量)可有效保護患者心髒功能、更好地控製血壓,使患者獲得更加良好的軀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