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學報告》撤銷了一篇有爭議的論文,該論文聲稱給老鼠注射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疫苗,顯示出神經損傷的跡象。這篇論文被批評人士抨擊為“偽科學”,並指出它可能會破壞公眾對預防宮頸癌疫苗的信心,從而對健康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我很高興該論文終於被撤回,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分子生物學家Alex Vorsters說。然而,這場爭論似乎還會繼續。“作者不同意撤回。”撤回通知說。
這篇論文由日本東京醫科大學Toshihiro Nakajima領導的小組於2016年11月11日在線發表。它描述了老鼠在使用了大量HPV疫苗和一種使血腦屏障滲漏的毒素後,出現行動和大腦損傷。
論文發表後不久,兩個研究組分別寫信給《科學報告》和自然出版集團,指出實驗設置存在問題:使用劑量比例遠高於一般劑量,使用毒素、數據和結果描述不一致等。
當時,Nakajima在給《科學》雜誌的一封電子郵件中為這篇論文進行了辯護,稱實驗策略類似於其他老鼠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他還寫道,正準備對這些批評作出詳細回應。
但是,撤回通知稱:“撤回這篇文章,因為實驗方法不支持這項研究的目標。百日咳毒素與高水平HPV疫苗的聯合施用並不是一種確定HPV疫苗神經損傷的合適方法。”
Nakajima沒有對此進行回複。
當時,這篇論文震驚了日本和全世界的公共健康倡導者,因為它似乎為那些關於HPV疫苗副作用的傳聞提供了一些科學依據,包括頭痛、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據媒體報道,年輕女性可能遭受了疫苗不良反應,日本衛生、勞動和福利部在2013年6月停止推薦疫苗。
但北海道大學癌症流行學家Sharon Hanley表示:“可悲的是,我不認為這種撤回會對公眾輿論產生影響,因為我懷疑大多數日本公民都沒有意識到這一消息。”但她希望這能幫助政府官員恢複推薦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