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呼籲為全科醫生減負加薪 拓寬晉升通道

作者:王閑樂、吳頔 來源:解放日報 日期:18-03-22

“現在基層醫生太缺了。”

“是啊,我小的時候,農村裏還有很多赤腳醫生,現在都不見了。”

“某種程度上,赤腳醫生就是現在的全科醫生,可惜基層留不住人啊,能怎麼辦?”

這是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在休息時的一段對話,引來了不少代表的同感。“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反映強烈的民生“痛點”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分級診療。

這條內容引起了不少代表委員的關注。有代表委員指出,推行全科醫生製度是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解決“看病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但想要實現目標,還需製定更加詳細的措施,穩步推進。

家庭醫生不是私人醫生

去年,有關部門曾發布過一個數據,我國超5億人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不少人提出質疑:“我的家庭醫生在哪呢,為何從沒見過?”

全國政協委員丁潔指出,這裏存在一個誤區。所謂家庭醫生,指的是簽約服務的責任人,現在主要包括全科醫生、鄉鎮衛生院醫師和鄉村醫生等各種類別的醫生,家庭醫生並不是私人醫生。

2016年6月,國家衛計委發布通知,稱到2020年力爭將簽約服務擴大到全人群,形成長期穩定的契約服務關係,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製度的全覆蓋。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補上了社區居民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看病難”這個短板。但在一片叫好聲中,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發出呼籲:全科醫生不是“全幹”醫生,“工作超負荷、疲於應對的全科醫生,誰來為他們減負?”

2011年,上海率先試點家庭醫生製度,2016年完成率達到100%。上海的家庭醫生製度已完成100%社區覆蓋,實際效果如何?全國人大代表朱國萍列舉了一組數據:18個居委會,常住居民近8萬人,配備了僅僅14名家庭醫生。“平均一個家庭醫生兼顧近2000戶家庭,很多居民一年到頭也見不到一次自己的家庭醫生。”她以自己所在的虹橋街道為例,道出了居民簽約家庭醫生後的現狀。

既然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為何會見不了自己簽約的病人呢?據了解,大量的坐診和文書工作,不僅壓縮了他們“走訪”病人的時間,更減少了他們接受培訓的時間,“一直處於疲憊應對的狀況,精力怎麼夠。”

“社區醫院全科醫生除了有日常門診服務外,還要承擔公共衛生服務,這使得他們工作量超負荷,沒足夠精力再去做好家庭醫生服務。”朱國萍說。

如何把醫生留在基層?

此外,待遇低、編製少、工作量大等問題,也讓全科醫生的隊伍培養遇到了瓶頸,人才不斷流失。如何才能留住基層的全科醫生?全國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院長劉豔表示,除了績效工資改革以外,上海在評定職稱方麵也有了突破,專門為全科係打通了一條“晉升通道”,有力化解了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搶跑道”的矛盾。

但劉豔也坦陳,“目前,成為全科醫生的途徑隻有3種,希望培養通道能再拓寬一些。”她介紹,一種是“5年醫學本科+3年規培基地培訓”,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的科班全科醫生數量很少,全上海一年不會超過三位數。另外兩種分別是“二三級醫院醫生轉崗至社區”、“在原社區醫院醫生基礎上再培訓”。

“現在社區醫院硬件設施全麵提升,加上政策已經逐步開始向全科醫生傾斜,這大大增加了對老百姓的吸引力。”她說,不過,由於原來的底子太薄、全科醫師培訓周期長,短時期內要全科醫生隊伍迅速擴大還不太現實,“總的來說,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

丁潔委員也指出,北大醫學院已經有了全科醫學係,目的正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是基礎,但還不夠,需要有更多相關的優惠政策,才能留得住全科醫生,讓整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推廣更順暢。”

此外,會場上也頻頻響起為全科醫生減負的聲音。朱國萍建議,要繼續做好全科醫生概念的宣傳工作,讓居民認識到家庭醫生不等於私人醫生。劉豔說,相信隨著適當減負,避免指標簽約、達標率簽約、形式簽約等一係列舉措,加上科班培訓醫生的逐年增加,“家庭醫生一定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關鍵字:全科醫生,,薪酬激勵,,醫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