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少在不同的研究中,關於巨噬細胞抑製因子-1(MIC-1)在前列腺癌(PC)、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健康對照中的表達水平中相互不同觀察結果的爭議,最近,有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雙盲的研究。研究包括了240例來自PC、BPH和HC病人的血清。研究人員利用蛋白免疫印跡技術(WB)和基於ELISA技術的方法評估了MIC-1在PC、BPH和HC中的表達水平。
研究發現,WB和ELISA技術評估闡釋了MIC-1的表達水平在PC患者中要顯著高於HC或者BPH患者。回歸分析表明,MIC-1 vs PSA之間和MIC-1 vs GS(r=0.7; p<0.001))具有顯著的相關性(r=0.09; p<0.001)。利用判別式預測可能性的ROC分析表明,MIC-1要比PSA更好。更多的是,MIC-1和PSA的組合使用使得HC與BPH+PC的差異化AUC為99.1%,HC與BPH的差異化AUC為97.9%,HC與PC的差異化AUC為98.6%,BPH與PC的差異化AUC為96.7%。最後,研究人員指出,與BPH和HC相比,MIC-1在PC中表達的增加與PC報告中MIC-1的超表達一致,解決了其他研究中相互矛盾結果的問題。
原始出處:
Navneeta Bansal, Deepak Kumar, Ashish Gupta et al.Relevance of MIC-1 in the Era of PSA as a Serum Based Predictor of Prostate Cancer: A Critical Evaluation. Sci Rep. 04 DEC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