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評到正高,要感謝職稱製度改革。”江西凱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包健說。2016年以前,雖然獲得江西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但包健無任何職稱。職稱製度改革後,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可以進行職稱申報,一大批人才因此受益。
12月11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省人社廳聯合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省《關於深化職稱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台,這是我省實行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製度30年來的首次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力爭通過3年時間,基本完成工程、衛生、農業、會計、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係列改革;通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麵的職稱製度。
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職稱評審專業
省人社廳副廳長劉克琦說:“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更加充分地發揮人才評價的‘指揮棒’作用,為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提供製度保證;堅持重品德、重能力、重業績的評價導向,破除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的羈絆,讓更多優秀人才脫穎而出;通過打破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的‘天花板’,拓展專業技術人才成長空間,讓廣大專業技術人才更有奔頭,激發他們投身本職工作的熱情。”
《意見》細化職稱係列專業,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新醫藥、信息技術、航空製造、先進裝備製造、鋰電與電動汽車、文化暨創意、綠色食品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職稱評審專業;健全職稱層級設置,對目前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係列設置正高級職稱,拓展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空間;向地區、行業和用人單位下放職稱評審權,擴大專業技術資格自主評審範圍,進一步加大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
對於開展自主評審的單位,人社部門不再審批資格,改為事後備案管理。目前,已累計向14家企業、37家院校和醫院、5家科研機構下放職稱評審自主權,全日製本科高校教師職稱全部實行自主評審。
破除“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模式
《意見》建立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核心的評價標準體係,堅持品德在評價中的關鍵性作用;注重創新能力評價,合理設置職稱評審中的論文和科研成果條件,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統一要求;突出業績貢獻評價,增加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橫向課題等評價指標的權重,破除“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的“三唯”模式。對職業道德失範“零容忍”,對學術造假“一票否決”。
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製定不同的評價標準,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實現“幹什麼、評什麼”。創新職稱評價方式,探索多元評價方法,實行定性定量評價、特殊人才特殊評價、基層人才定向評價,提高職稱評審的針對性、公平性和科學性。
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基層
《意見》合理確定評價與聘用的銜接關係,評以適用、以用促評,對於全麵實行崗位管理的事業單位,一般應在崗位結構比例內開展職稱評審,健全考核製度,加強聘後管理,實現人員能上能下。對企業和社會組織實行評聘分開。
《意見》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基層,在衛生、中小學等係統進行試點,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醫生、中小學教師晉升高級職稱須有鄉村基層工作服務經曆。
建立健全引進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新興產業人才等職稱評價機製,開辟人才評價“綠色通道”,打破學曆、打破資曆、打破常規、簡化手續,采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等方式開展不定期特殊評審。
《意見》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和體製內外等製約,創造便利條件,暢通非公有製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民辦機構專業技術人才與公立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等方麵享有平等待遇。簡化職稱申報手續和審核環節,積極推行職稱申報評審一站式服務,優化職稱辦理程序,縮短辦理時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