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泰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柳葉刀—傳染病》雜誌上刊文說,令主流療法失效的“超級瘧疾”正在東南亞傳播,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和越南都已經出現疫情。研究人員警告,如不能得到有效控製,“超級瘧疾”可能會進一步擴散傳播。
文章詳述了瘧原蟲是如何基因變異,從而對青蒿素、呱喹這些主流抗瘧藥產生抗藥性的。“超級瘧疾”最早於2007年在柬埔寨發現,隨後擴散到泰國、老撾、緬甸,如今越南南部也報告出現了“超級瘧疾”疫情。
在越南,對青蒿素類治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瘧疾病例已經占到全部瘧疾病例的三分之一。在柬埔寨某些地區,這一比例更是接近60%。
文章作者、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尼古拉斯·懷特指出,瘧疾抗藥性已成為公共衛生緊急狀況,人們需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由蚊子叮咬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共出現約2億例瘧疾病例,約60萬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數感染者和死亡病例出現在非洲。
近年來,瘧疾抗藥性問題格外令人關注。專家表示,瘧疾抗藥性並非意味著青蒿素完全無效,而是瘧原蟲對青蒿素的敏感性降低。研究表明,如果將現行青蒿素類藥物的療程由3天延長到7天,絕大部分的瘧原蟲還是可以被殺死的。
懷特說,由於青蒿素最早用於東南亞地區,所以該地區的柬埔寨等國最早出現了瘧原蟲抗藥性問題。在開發出新一代抗瘧藥物之前,複方青蒿素抗瘧藥療法仍然是對抗瘧疾的最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