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強調帕金森病患者盡早手術治療

作者:佚名 來源:搜狐健康 日期:17-07-29

        帕金森患者做腦起搏器手術的最佳時機,是診斷為帕金森病,藥物治療蜜月期過了之後,出現劑末現象、異動症等運動並發症,可以考慮手術,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交大一附院王茂德教授介紹,帕金森病患者藥物治療蜜月期後應盡早手術治療,經近五年帕金森病患者手術治療預後數據顯示,病程5-15年進行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治療的患者預後效果佳,病程越長的患者手術預後效果越差。

        帕金森病腦深部電刺激手術治療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6個關鍵點很重要:

        1、明確的帕金森病診斷;

        2、正確的靶點選擇;

        3、精確的電極置放;

        4、合適的程控參數組合;

        5、合理的帕金森病藥物聯合治療;

        6、恰當的腦起搏器手術時機。

        在術後程控階段,想要調控好腦起搏器的參數,有一個好的療效,程控醫生首先要對電極植入靶點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因為電極植入靶點位置是確定刺激位點、刺激範圍和參數調整方向的依據,對術後程控效果的影響也很大。

        選擇權威神經外科專家及醫療團隊

        腦起搏器植入手術過程中環節多,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做不好,就會影響下一個環節,從而影響整個手術的精準性,要求手術醫生必須具有紮實的神經解剖學、電生理學知識和精湛的手術操作技術。另外手術後程控也是帕金森病患者腦起搏器療法的重要環節,同樣要求程控醫生具有紮實深厚的相關專業知識基礎,並遵循以最小的刺激強度和最少的藥物劑量獲得臨床症狀最大程度改善的原則。

        DBS手術治療過程中,為達到最佳的程控效果,將治療效果發揮到最大,交大一附院帕金森病關愛中心“多學科結合,全程管理”的醫療服務。術後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需要密切配合,調整刺激參數和藥物用量,在兩者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以達到最好的症狀控製,最小的副作用;還需要配合精神心理科的心理幹預,解決帕金森病患者的認知和抑鬱等負麵情緒,同時結合運動療法,以保持最佳生活心理狀態和良好的運功功能。

關鍵字:帕金森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