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阿爾伯塔省大學康複醫學院研究人員進行的一係列研究,接受心髒旁路手術後30天內,肥胖患者感染風險更高。研究團隊分析了地方性登記冊中56722名患者的數據,以檢查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手術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也稱為冠狀動脈血管成形術)後體重指數(BMI)與各種結局之間的關係。
康複科學博士後研究員Tasuku Terada最近在加拿大肥胖峰會上介紹了一係列的研究,他們發現, 體重指數大於30的患者行心髒搭橋手術後報告出現感染的可能性是體重指數正常患者的1.9倍。這方麵我們需要了解更多,以改善心髒病肥胖患者的臨床療效。
此外,發表在《加拿大心髒病雜誌》上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接受PCI手術的患者中88%為肥胖患者,而接受CABG手術的患者中肥胖患者隻占55%。PCI是一種非外科手術,由於心髒血管斑塊積聚而進行人工擴張。醫生把一個小支架放在血管內防止血管再次狹窄。
Terada說CABG手術後的感染風險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肥胖患者更多選擇接受PCI手術。他解析道:“我們需要研究CABG手術後感染風險更高的原因,以及為什麼更多的肥胖患者選擇接受PCI手術,是否因為他們適合做這個手術,或是術後的感染風險應該作為醫務人員做決定的一個考慮因素。”
手術感染意味著患者住院時間的增加,導致醫療費用和醫療資源使用的增加。了解風險和潛在的結果能夠幫助衛生保健提供者和患者在治療和資源使用上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因此,進一步的調查將有助於研究人員開發出能降低感染風險的工具,並確保患者得到適當的治療。例如,手術後胸部粘合劑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