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衛計委請公安、司法部門派人,深入醫院,明察暗訪紅包、回扣等問題!人員或已到位。
即便是星期天,遼寧衛計委官網依然有新消息放出——6月18日,遼寧衛計委發布《關於商請推薦醫療衛生係統社會監督員的函》。
遼寧衛計委請公安、司法等部門,監督行風
遼寧衛計委決定在全省開展行風社會監督,函請省委宣傳部、省綜治辦、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政協辦公廳、省總工會、團省委各推薦社會監督員1名。
對監督員的職責定位: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地反映醫療衛生係統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麵問題,包括四風、紅包、回扣等,並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嚴禁利用社會監督員身份提出不合理要求,謀求不正當利益。協助宣傳醫療衛生係統典型事跡。積極收集他人對醫療衛生係統工作的意見及建議,認真做好調查研究。
深入門診、病房,明察暗訪,人員或已確定
遼寧衛計委要求督察員:每半年深入門診或病房,明察暗訪或角色體驗1次,對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及建議,同時向省衛生計生委提交報告,反饋有關問題。
信息顯示,遼寧衛計委是在6月9日,給上述單位發的函件。要求在6月15日之前,各單位將推薦的社會監督員的相關信息,報送至遼寧衛計委。
根據時間脈絡推算,社會監督員的信息已經送至遼寧衛計委,人員或許已經大體確定。
人群中,有雙眼睛會多看藥代、醫生一眼
過不了多久,隨著這些社會監督員的上崗,醫院裏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將會多了不少警覺的眼睛。尤其是來自公安、司法部門的監督員,以其對違法、不良行為的職業敏銳度,將混雜在人堆裏的醫藥代表快速掃描出來,相信不是難事。
同樣,通過角色體驗,醫生的工作習慣、交際對象也大體能夠掌握。醫生對某一種藥的偏愛、開檢查開的手軟等細節,將會暴露。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更何況是這些公安、司法人員。當然,前提是有這些不良事實的存在。
需要說明的是,在5月19日,遼寧衛計委曾發布《關於印發遼寧省醫療衛生係統行業作風社會監督員工作製度的通知》,要求各市衛生計生委,省直各醫療機構推薦40名社會監督員,並注明“非醫療衛生行業優先”。
此次遼寧衛計委直接向省委宣傳部、省綜治辦等“非醫療衛生行業”發函,請求推薦社會監督員,從而避免了自己監督自己的可能性。
醫療行業不良風氣的整頓,一直沒有間斷。國家衛計委在6月12日召開行風整頓的新聞發布會,強調對行風問題實行零容忍,保持高壓整治。按照慣例,各個省份必須跟進鋪開,6月17日黑龍江衛計委就發布了整頓方案。
不出意外的話,近期大多省份都會出台整頓計劃,對回扣、賄賂等問題肯定不會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