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除心肌活力之外,二尖瓣的結構決定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後功能性二尖瓣回流的結果!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 日期:17-06-18

        背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降低了與缺血性心髒病相關的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但是目前還不能充分認識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後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的可逆性的預測因素或機製。我們研究了二尖瓣瓣膜結構是否與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後功能性的二尖瓣回流(MR)有關。

        方法和結果:98例患者術前存在中度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並接受了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采用超聲心動圖的方法,對66例患者進行了術後1年以上的隨訪。在術後,34名患者(52%)的二尖瓣回流(MR)程度降低了,與長期心髒衰竭的住院治療率較低有關。與之相比,有32名患者(48%)的術後殘留二尖瓣回流(MR)。

        與二尖瓣回流未降低者相比,二尖瓣回流(MR)程度降低的患者接合長度的預測值更大,二尖瓣反流射血方向更靠前或在中心。與這三個單獨因素(射血分數、左心室舒張末期血壓和隆起高度)相比,通過數據分析,綜合接合長度的預測值以及二尖瓣反流射血方向的預測報告能更準確地預測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後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的改變。

        結論:在CABG術後,殘留二尖瓣回流與長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有關。一種特殊的二尖瓣結構,例如大尺寸的二尖瓣或二尖瓣後瓣葉的主要特點,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術後功能性二尖瓣回流(MR)的可逆性的預測因素。

        原始出處:

        Shohei Yoshida, Satsuki Fukushima, Shigeru Miyagawa,et al.Mitral Valve Structure in Addition to Myocardial Viability Determines the Outcome of Functional Mitral Regurgit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irculation Journal. 2017 June.

關鍵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