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瑞舒伐他汀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雜合子兒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 日期:17-06-10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雜合子(HeFH)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疾病,導致早發動脈粥樣硬化。HeFH兒童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跡象,表現為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增加。在這項研究中評估了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療2年對HeFH兒童頸動脈IMT的影響。

        HeFH(年齡6至18歲),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4.9 mmol / L或> 4.1 mmol / L與其他危險因素相結合的兒童,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療2年,從5毫克每日,上調至10毫克(6歲至10歲)或20毫克(10歲至18歲)。對所有患者和年齡匹配的正常同胞通過超聲檢查在基線、12和24個月進頸動脈IMT評估。左右頸動脈在3個位置(頸總動脈,頸動脈,頸內動脈)測量頸動脈IMT。線性混合效應模型用於評估HeFH兒童與正常同胞之間頸動脈IMT的差異。根據年齡、性別、頸動脈部位和家庭關係調整P值。

        與65名健康同胞相比,基線時197名HeFH兒童的頸動脈IMT平均(±標準差)明顯更大(分別為0.397±0.049 mm和0.377±0.045 mm; p = 0.001)。在2年隨訪中,HeFH兒童頸動脈IMT的變化為0.0054mm/y(95%CI:0.0030-0.0082),未受影響的同胞為0.0143mm/y(95%CI:0.0095至0.0192)( p = 0.002)。兩年後HeFH兒童和未受影響的同胞之間平均頸動脈IMT的研究結果差異不再顯著(分別為0.408±0.043 mm和0.402±0.042 mm; p = 0.2)。

        基線時6歲以上HeFH兒童的頸動脈IMT顯著大於未受影響的同胞。瑞舒伐他汀治療2年導致HeFH兒童頸動脈IMT增厚明顯少於未治療的正常同胞。因此瑞舒伐他汀治療2年後兩組頸動脈IMT無差異。這些發現支持早期開始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HeFH兒童的LDL-C降低。

        原始出處:

        Marjet J. A. M. Braamskamp,et al.Effect of Rosuvastatin on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Children with 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CHARON Study.Circulation. 7 June 2017.

關鍵字:頸動脈內膜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