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破裂小顱內動脈瘤(UIAs)的增長和破裂比率似乎相對較低,但已發表證據的質量很差,目前指導方針可能需要考慮具體的後續成像意見。
來自康涅狄格州黑紋耶魯大學的Ajay Malhotra報告,一項係統文獻綜述發現,除一項研究外的其他研究均顯示,≤7 mm動脈瘤的年增長率不到3%。
研究者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上寫道,26項研究中有25項研究顯示,≤3 mm動脈瘤的年破裂率為0%,3~5 mm動脈瘤的這一比率小於0.5%,5~7 mm動脈瘤的比率不到1%。
作者補充道,“我們的綜述強調,這些研究在成像頻率和持續時間上有很大的異質性。”
對於沒有接受手術或血管內治療的患者,目前2015 AHA/ASA指南推薦,在初次發現後6~12個月進行第一次隨訪,之後每年一次或兩次隨訪。對小UIAs無特別的建議。
作者表示,“鑒於小動脈瘤較低的破裂率及其增長和破裂之間難被理解的相關性,這些指南可能不得不考慮專門針對小動脈瘤(≤3 mm, ≤5 mm, and ≤7 mm)的隨訪成像建議。”
研究概述
這項研究利用MEDLINE、EMBASE、Scopus和Cochrane圖書館數據庫確定了26篇文章,隻有10篇報告UIAs的增長和破裂比率,許多被排除在外的患者被認為有較高的破裂風險。
所有26項研究中的隨訪成像方法(MRI,CT和腦血管造影)並不一致。在14項研究中,都沒有對大於一個動脈瘤的患者進行隨訪。隨訪頻率和持續時間的信息不足以得出結論。
結果表明,非常小(≤3 mm)和小的(3~5 mm)動脈瘤有不同的增長率和破裂率。然而由於一些研究中並沒有基於UIAs具體的大小進行精確地分類,因此,作者不能將他們劃分為互斥的亞組。相反,他們得出的結論是5~7 mm動脈瘤破裂風險可能高於≤5 mm UIAs。
作者表示,動脈瘤增長的危險因素似乎與破裂一致,≤5 mm UIAs 破裂風險的預測因素可能包括初始動脈瘤體積、後循環和前交通動脈位置和大小比例。
他們指出,小動脈瘤可能很少發生破裂,但也可能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在5~6-mm動脈瘤中,破裂率為1.1%,位於後或前交通動脈動脈的動脈瘤更有可能破裂。
研究局限性為綜述研究在高危動脈瘤的治療方麵存在較高的選擇性偏倚。此外,在所回顧的研究中動脈瘤增長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專家評論
在一篇隨刊社論中,來自邁阿密大學醫學院的Robert M. Starke提醒道,從這項研究中不能得出小動脈瘤沒有破裂風險的結論,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專家擅長預測那些更可能破裂的動脈瘤。
Starke指出,雖然蛛網膜下腔出血在卒中裏隻占很小比例,但其影響可能是災難性的,因為其傾向於發生在相對年輕的人群中,且預後較差。約25%的潛在壽命因卒中而喪失,這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後果。
動脈瘤患者應該進行專家評估,包括對相關危險因素的檢查,以確定最佳的隨訪計劃(如果有的話)和所需治療。動脈瘤破裂患者的死亡率約50%,本文應該促使進行更好的前瞻性觀察性研究。
來自明尼蘇達州羅徹斯特市梅奧診所的Robert D. Brown Jr表示同意。小動脈瘤增長和/或破裂的風險可能很低,但並不是零。破裂風險預測和治療建議應該是個體化的。
Brown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其指出,這項研究對現有數據進行了良好總結。動脈瘤位置和形態也是預測其增長和破裂的重要預測因素。家庭病史和吸煙或高血壓等危險因素可能也是動脈瘤增長的重要預測因子。
臨床實踐中這些動脈瘤比較常見,在其他或不相關原因進行的腦成像中常被發現。發現動脈瘤後的關鍵問題動脈瘤是否需要介入治療,如果不用,最好進行怎樣的隨訪。
由於很難確定小動脈瘤的穩定性,利用CT血管造影和MR血管造影隨訪應該被考慮作為未破裂動脈瘤的保守治療。
他補充道,醫療管理的潛在效用問題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有些數據表明,阿司匹林在降低破裂風險方麵可能有效。高血壓的管理以及戒煙的作用可能也很重要。
參考文獻:
1.Malhotra A, et al "Growth and rupture risk of small 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s: A systematic review" Ann Intern Med 2017; DOI:10.7326/M17-0246.
2.Starke RM "Small cerebral aneurysms: Can we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for rupture?" Ann Intern Med 2017; DOI:10.7326/M17-1215.
醫脈通編譯自:How Frequently Do Small Brain Aneurysms Rupture?. MedPage Today. June 0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