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深夜吃飯會導致體重增加。不過,它的負麵影響似乎並不止於此。
據英國《每日郵報》6 月 5 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太晚吃飯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髒病的風險。
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 9 名在健康體重範圍內的成年人進行了一項長期研究。在連續 8 周的時間裏,他們讓這 9 名成人在早上 8 點和晚上 9 點之間吃完正常的三餐和兩頓加餐。在隨後的 2 周裏,誌願者暫停了這種模式,以確保不影響下一階段的研究結果。在接下來的 8 周裏,這 9 人每天都在中午到晚上 11 點之間吃完三餐和兩頓加餐。
為了排除睡眠不足這個幹擾因素,誌願者在兩個實驗階段都是在晚上 11 點到第二天早上 9 點之間睡覺。
研究人員發現,當誌願者推遲了用餐時間,他們的體重也相應地增加了,這是因為人的脂肪代謝率在晚上會下降。不僅如此,身體還會存儲更多的碳水化合物,進而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水平上升,這兩者通常與糖尿病有關。此外,他們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變得更高,而這又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凱利·阿利森說:“這些發現表明,吃得早一些也許會幫助我們預防這些對健康長期有害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