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CHEM:血清製備過程產生的小分子會影響心肌梗死的診斷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 日期:17-06-03

        心肌肌鈣蛋白T(cTnT)是目前已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公認生物標誌,但是它在血清中易於被蛋白水解降解。這種降解通常歸因於μ鈣蛋白酶的作用,盡管也可能有其它原因。近日,臨床化學雜誌(Clinical Chemistry)在線發表了一項采用免疫印跡和質譜(MS)分析方法研究cTnT降解的研究。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探討了血清樣品製備的過程中凝血酶介導的cTnT切割發生的假說。

        從AMI肝素血漿和血清樣品中分離的cTnT的比較顯示,血漿樣品中的cTnT主要作為全長分子(約35kDa)存在,而在血清樣品中,其僅僅以29kDa的片段存在。重組cTnT或天然三元心肌肌鈣蛋白複合物與凝血酶或正常人血清(NHS)孵育導致形成與AMI血清樣品中檢測到的29kDa產物相似的29-kDa的產物。當凝血酶或NHS用水蛭素(凝血酶的特異性抑製劑)提前處理,或在正常肝素血漿中培養肌鈣蛋白時,沒有觀察到cTnT發生降解。當通過MS分析凝血酶介導的cTnT蛋白水解產物時,鑒定出由氨基酸殘基(aar)2-68和69-288組成的2個片段,這表明凝血酶在R68和S69之間的切割cTnT。

        研究結果表明,AMI血清樣品中cTnT的29kDa片段主要是由血清樣品製備過程中凝血酶裂解所產生的。

        原始出處:

        Ivan A. Katrukha, Alexander E. Kogan, Alexandra V. et al.Thrombin-Mediated Degradation of Human Cardiac Troponin T.Clinical Chemistry Jun 2017, 63 (6) 1094-1100; DOI: 10.1373/clinchem.2016.266635

關鍵字:心肌梗死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