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血流儲備分數(FFR)引導冠狀動脈血管重建與單純血管造影指導血管重建術相比患者術後結果更具優勢。但對於不需要腺苷的瞬時無波率(iFR)引導法效果的研究尚不充分。
研究人員招募了2492名冠心病患者,隨機接受iFR或FFR指導的冠狀動脈重建術。研究的主要終點是1年的主要心髒不良事件,包括任何原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計劃外血管重建。
研究結果表明,1148名iFR組患者中有78人出現終點事件(6.8%),1182名FFR組患者中83人出現終點事件(7.0%,風險差異-0.2%,95% CI -2.3-1.8;p<0.001非劣;風險比 0.95;95% CI 0.68-1.33;p=0.78);兩組患者主要心髒事件風險無顯著差異。iFR組患者術後不良反應症狀及臨床體征明顯優於FFR組(39例 [3.1%] vs 385例[30.8%], P<0.001),中位手術時間明顯縮短(40.5 min vs 45.0 min, P=0.001)。
研究表明,在1年的心髒風險事件方麵,iFR指導的冠狀動脈血管重建術非劣於FFR法,iFR法在術後不良事件及手術時間方麵更具優勢。
原始出處:
Justin E. Davies et al.Use of the Instantaneous Wave-free Ratio or Fractional Flow Reserve in PCI.NEJM .May 1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