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部胸外科疾病術語集重磅發布 ——《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 日期:17-04-28

        4月26日,在“共享・互聯・築造健康醫療大數據共同體——醫療大數據開發及應用大會”上,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聯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共同推出《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這是關於我國胸外科疾病方麵的首部術語集。

        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張遜教授表示,醫學發展過程中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促進了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但在今天的大數據時代,病曆結構化、術語標準化是高水平醫療數據庫建立和提升醫療大數據整體質量的基礎。

        當前,我國最基本的醫療術語至今還不統一,說明了醫院信息孤島、信息分隔的狀況。因此去年由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與人民衛生出版社牽頭,組織包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種腫瘤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上海市肺科醫院、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等在內的十餘家醫院的胸外科專家成立了胸外科專業術語標準化委員會,廣泛征求了各地胸外科專家意見,召開了多次專題討論會,最終推出了胸外科的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集——《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

        會上,張遜教授與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吳一龍教授,人民衛生出版社副總編輯楊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胸外科主任劉倫旭教授,江蘇省腫瘤醫院許林教授,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趙珩教授,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胸外科主任李小飛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普胸外科主任胡堅教授共同啟動了新書的發布儀式。

        楊晉表示,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表現肺部疾病、食管疾病、縱隔疾病、胸壁疾病、胸膜腔疾病、胸部創傷等胸外科方麵的診療術語300餘條,為標準化診療術語的正式出版開了一個小頭,對推動和促進我國醫療術語的統一、規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在啟動儀式之後進行的《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發布會上,張遜教授、劉倫旭教授、許林教授、李小飛教授作為主創人員代表出席會議並回答媒體提問。

        發布會上,張遜教授首先舉例說明了製訂《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的意義,如“食管癌”和“食道癌”這樣一種疾病的兩個主語都在臨床上使用,不僅是胸外科,在各個專業中普遍存在,如“闌尾炎”和“盲腸炎”也在外科臨床診療中同時使用。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如果基本的醫療術語不能統一標準,不僅造成臨床診療的混亂,還會對數據庫中儲存的浩如煙海的臨床數據的統計分析帶來偏差,從而影響臨床研究結果的準確性,最終影響臨床診療規範製定的科學性。此外,由於臨床診療屬於不標準不統一,對於我國醫療保險工作也帶來許多困難。

        張遜教授表示:“我們胸外科第一個製訂了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意義在於我們為其它學科專業起了一個帶頭作用,希望以此促進其它專業也能進行各自專業臨床診療術語的標準化製定。”

        《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全書共分十一個章節:患者信息,現病史、體格檢查與術前檢查,肺部疾病診療術語,食管疾病診療術語,縱隔疾病診療術語,胸壁疾病診療術語,胸膜腔疾病診療術語,膈肌疾病診療術語,胸部創傷,麻醉與輸血,胸外科圍手術期並發症,及參考文獻和附錄。為了避免在國際學術交流中由於專業術語翻譯的不統一而產生歧義,在製定胸外科疾病中文標準化診療術語的同時,也確定了相應的英文名稱,希望以此更好的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此外,胸外科圍手術期並發症的防治是胸外科專業的一項重要臨床工作,目前國內外胸外科文獻報道的圍手術期並發症發生差異率很大,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胸外科圍手術期並發症的診斷標準不統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中,專家們還對胸外科圍手術期並發症的診斷標準進行了規範,希望能對提高胸外科圍手術期並發症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

        最後,張遜主任強調,製定了標準化診療術語隻是規範胸外科臨床診療術語的第一步,如何將《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具體落地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除了宣傳、巡講,在HIS係統、數據庫,電子病曆上將術語標準化非常重要。目前,委員會正在與醫療數據服務公司零氪科技合作,進一步落實《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

關鍵字:胸外科疾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