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能進行中等強度運動嗎?

作者:佚名 來源:環球醫學 日期:17-04-20

        因證據有限,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製訂運動指南存在挑戰。2017年3月,發表在《JAMA》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納入肥厚型心肌病的初步研究中,中等強度運動同常規活動相比,16周時能較小增加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運動能力。

        重要性:由於擔心會引發室性心律失常,且先前未在這類人群中考察臨床益處,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製訂運動指南仍存在挑戰。

        目的:考察中等強度運動是否能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成人的運動能力。

        設計、環境和受試者:2010年4月至2015年10月間,在美國2家學術醫學中心(密西根大學健康係統和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開展了包括136名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隨機臨床試驗。最後的隨訪日期是2016年11月。

        幹 預: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16周中等強度運動(n=67)或常規活動組(n=69)。

        主要結局和測試指標:主要結局指標是基線至16周時峰值耗氧量的變化。

        結果:在136名隨機分配的受試者(平均年齡,50.4歲[標準差,13.3];42%為女性)中,113名(83%)完成研究。16周時,運動組受試者的平均峰值耗氧量的變化是+1.35(95% CI,0.50~2.21)mL/kg/min,常規活動組受試者的是+0.08(95% CI,-0.62~0.79)mL/kg/min(組間差值,1.27[95% CI,0.17~2.37];P=0.02)。兩組中均未出現持續性室性心律失常、突發心髒驟停、電擊除顫或死亡。

        結論和相關性:在納入肥厚型心肌病的初步研究中,中等強度運動同常規活動相比,16周時能較小地增加具有統計學意義的運動能力。需要進一步研究來了解這個結果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的臨術重要性,以及中等和更高強度水平的長期安全性。

關鍵字:肥厚型心肌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