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程中有苦辣酸甜,有離合悲歡,在盡情享受生活賦予我們喜樂的同時,疼痛也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從稚口小兒到耄耋老人無不經曆過病痛的折磨。傳統的中國人對於病痛有著很大的包容性,老百姓經常說生病怎麼會不疼,做手術怎麼可能不疼,然而疼痛真的隻能用來忍受嗎?答案當然是NO!!
作為麻醉醫生,我們最為關注的莫過於手術後疼痛。據調查80%以上的手術患者存在術後急性疼痛,且其中75% 的患者為中、重度疼痛。而隻有不到50%的患者得到了適當的術後鎮痛治療。術後鎮痛不佳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遲器官功能康複,增加發生術後並發症的風險,如果術後急性疼痛沒有得到有效的控製還有可能轉變為慢性疼痛。隻有充分的緩解術後疼痛才可以減少手術應激反應,促進術後康複。
隨著ERAS理念的提出與發展,圍術期鎮痛理念也在發生改變,在過去,麻醉醫生常常關注於圍術期的鎮痛效果以及如何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而如今麻醉醫生則更多的關注於手術後髒器功能的恢複,如何減少圍手術期並發症的發生以及縮短住院時間。以往的研究表明,圍術期疼痛主要由切口痛、內髒痛與炎性痛三部分構成。在過去對於圍術期疼痛的治療中,麻醉醫師更多地關注於切口痛和炎性痛的控製,而忽略了圍術期內髒痛的治療。
內髒痛是區別於一般軀體疼痛的胸腔、腹腔或盆腔的內髒器官來源的疼痛的現象,是臨床上一種十分常見的症狀。一般而言,病變位於胸、腹、盆腔內髒器官的疼痛稱為真性內髒痛;壁胸膜、腹膜上和縱膈、橫隔上的胸腹膜,以及腸係膜、小網膜上都分布著脊髓性感覺神經末梢,當病變累及上述部位時發生的疼痛為假性(壁性)內髒痛。其對機械牽拉、擴張、髒器缺血或痙攣、炎症等刺激較為敏感,對切割刺激不敏感;疼痛緩慢彌散,定位不準確;常伴有體壁牽涉痛,情緒反應或自主性反射。
如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術後內髒痛?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微創手術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而腔鏡手術中使用氣腹會加重內髒痛。二是內髒痛不易被患者描述、個體耐受性的差異很大,且內髒痛持續時間長、易導致情緒變化,甚至引起慢性疼痛。三是用經典的μ阿片受體激動劑治療內髒痛往往效果欠佳。
κ阿片受體作用於內髒外周神經,在內髒疼痛係統中具有鎮痛作用。有研究表明,κ 受體激動劑可有效抑製內髒化學刺激引起的的疼痛,但對熱刺激、炎性和銳痛的抑製作用不明顯。從機製上分析,具有激動Kappa受體作用的阿片類藥物可能均具有治療內髒痛的特性。臨床常用於治療內髒痛的藥物有地佐辛,鹽酸羥考酮,納布啡等。
所以在臨床工作中,麻醉醫生應該仔細分析圍術期疼痛發生的主要構成,針對患者的特征、手術類型、創傷程度、功能康複需求等因素加以綜合考慮,設計鎮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