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是一個致力於人類健康、治療和解除患者病痛的神聖職業。醫生的每一次診療行為都和患者的生命息息相關,因此醫生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這個職業要求我們必須要注重細節,不能有任何的馬虎和失誤。但注重細節絕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或政令規定,它包含著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長期去培養和發展。
首先,我們必須豐富的專業知識,因為它是注重細節的基石。作為醫生,我們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對疾病進行仔細甄別、正確診斷和治療。作為當代醫生,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掌握國內外醫學發展新動態,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才有注重細節的資本。
責任心是注重細節的護航艦。有些醫療事故往往就出自醫生的疏忽大意和僥幸心理。醫生必須把患者的生命視為自己的生命,要詳細訊問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史和家族史,不能忽略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在疾病沒有充分認識之前千萬不能草率行事,必要時要查閱相關的資料或向上級醫師彙報請示,不能為了“麵子”而玷汙了醫生的“榮譽和使命”,不能為了“麵子”而以病人的生命為代價。責任心為醫生的診療行為保駕護航,也是為患者的生命保駕護航。
良好的工作態度可以架起醫生和患者交流的橋梁。發自內心的微笑和真誠可以喚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才能增強彼此間的信任和交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從患者那兒獲取充足的病情信息,才能夠掌握疾病的細枝末節。
擁有淵博的醫學知識、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友善的態度,是我們日常醫療工作中注重細節必不可少的三要素。缺少任何一個都將會使注重細節成為空談,給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帶來隱患。
小細節體現出大修養,隻有注意細節,積累優點,才能成就完美。細節決定成敗,麻醉過程中很多的差錯或事故多源於我們對細節問題的認識不足,處理不妥。對於麻醉醫生來講,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足夠的實踐經驗以及對教訓的認識體會更有利於我們減少麻醉過程中的意外,特別是對於年輕醫生。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更多麻醉中須注意的易出事的細節問題,這樣更有利於我們提高警惕,有備無患。
1
麻醉前訪視:
術前訪視一定要重視,並且要仔細,對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
擇期手術常規提前察看病人,了解病情,在查看記錄病人的化驗和輔助檢查的同時,更要關注患者平時的臨床表現,因為平時的表現更能反應患者實際的器官功能及代償能力。
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病房又沒有請相關科室會診的,一定要在記錄中記載並提醒住院醫生仔細查看並係統治療,或延期手術。60歲以上的高血壓病人,術前要建議做心髒彩超。
查看患者,再次了解病史和既往史(哮喘),尤其是用藥史(如華法林),管床醫生了解的可能有疏漏。
擬行全麻者,需評估循環,呼吸情況,插管條件,牙齒情況。鬆動的建議拔除或係線。是否有義齒。如行椎管內麻醉,還需詢問是否有腰痛(腰脫)。
麻醉相關事宜及風險交代,向患者本人和被授權人。最好有其他病友在場(避免以後不必要的麻煩)。患者提問的解答,尤其是禁食水的必要性。同意書簽字,被授權人和本人最好都簽。訪視記錄中要有所體現。
急診手術,麻醉醫師應該根據患者病情,要求及時做出血常規、血型和凝血功能等檢查。同時養成心肺聽診的習慣,可以避免很多麻醉後出現情況後無法和麻醉前對比。
2
麻醉前準備:
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手術方式,準備好麻醉所必須的或可能需要的特殊器械和耗材等,如動脈穿刺針、動脈傳感器、中心靜脈穿刺包或自體血回收機器等。病情危重者,要提前準備好各種搶救藥物和心髒起搏器。
把工作做在前麵,抽藥及給藥時要做到三查三對,特別是對於外觀相似的藥物(如腎上腺素、麻黃堿、阿托品和地塞米鬆均為1ml),要分開擺放和管理。
進入手術間,首先檢查搶救用品。建議每台手術麻醉前均常規備好腎上腺素、麻黃堿和阿托品等。
麻醉操作前,各種藥物抽吸後,要及時給予標明名稱和劑量,避免誤用。
檢查設備,連接電源,氣體,各種管道麵罩。開機檢查設備是否正常。尤其是檢查麻醉機是否漏氣。
打開氧氣調節排氣閥(避免罩上麵罩後發現沒有開氧氣或氣囊沒有充起)。麻醉前查看氧壓表。
準備膠布,牙墊,牙齒保護器(保護義齒),口咽通氣導管(對於兒童和肥胖患者)檢查喉鏡片是否正常工作。
根據性別、年齡和體格選擇氣管導管型號(如果患者是兒童,需準備大中小三種不同型號導管,看過患者再挑選,也可根據患兒小指粗細來判斷),或是否需要鋼絲管。
再小的手術,麻醉醫生也不能隨意離開手術間。
患者進入手術室後,一定親自核對,再次檢查他的檢查單,著重了解患者的血型、血紅蛋白、血小板等基本資料。
麻醉前,要常規查看臨時醫囑和長期醫囑,了解患者在病房的輸液情況,結合病情做容量評估。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後一定要再詢問進食水情況。切記!特別是小孩子就更要多問幾個家屬,也許會有老奶奶不知道死活給孫子喂東西的。
急症手術要常規詢問患者的手術史、過敏史和疾病史等。急症手術也要先查看病人必要的化驗檢查結果(很少數危急情況除外)。危重患者送手術室後,也要緊急抽血化驗檢查,以備能滿足輸血需要。
用砂輪磨過的安剖頸部的碎屑要用棉球擦掉,因為抽藥的時候有可能會進入藥液,尤其在做腰麻時候,如果那些碎屑注入蛛網膜下腔會有隱患。
藥物要一樣一樣的抽吸,並及時用記號筆標好,字跡清楚。使用大家都了解的中文或縮寫。避免在搶救中拿錯或讓前來幫忙的人混淆。
已抽好藥物的注射器放在小托盤上時,抽好藥的注射器擺放要有順序,誘導藥擺在一塊,心血管活性藥擺在一塊,其他藥擺在一塊,要有固定的順序,不用看標簽就能按擺放順序一下找到該藥。
抽好藥要查對,用藥標簽帖在注射器有刻度一麵。
術前盡可能自己去看病人,如果是別人代看的,麻醉前一定要仔細查閱病例,並核對患者是否已經簽字。
麻醉科的各種規章製度、操作常規,是一定要認真遵守的。這些可以理解為都是前輩們用血的教訓換來的!
堅持麻醉科醫生自己選擇麻醉方式,尤其是年輕的麻醉科醫生,很容易被手術醫生影響,而選擇不適當的麻醉方式。記住,一旦出事了沒有人會為你承擔責任!
神經阻滯和硬膜外效果不好的時候,一定不要試圖通過增大輔助藥來解決問題。果斷地改全麻,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很安全!
最後就是多學習,一個好的麻醉醫生應該是一個生理學家、藥理學家、熟知病生,解剖,內外婦兒的相關知識。
3
術中管理:
麻醉中要"三勤":眼勤——勤看病人,勤看監護,勤看術野,掌握病人變化和手術進程,做到心中有數。手勤——多動手查看連接及所給的藥物,防範差錯和意外。心勤——多思考,及時或提前處理病情變化。
麻醉管理注重三分坐(紀錄等),七分轉(看手術進程、各種管道、出入量等);多說話:同事間交流、撫慰病人、保持氣氛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細微變化了然於胸。
手術中要養成觀察手術進展情況,了解手術步驟,及時追加或減少藥物。
手術開始前,需追加鎮痛藥物,加深麻醉。
隨時有“今天搞不好要死人”的警惕。想得越多,出事概率越小。
遇到險情時,如隻有自己一個麻醉醫生,請果斷下命令,吩咐護士們去喊人、拿藥等,切忌不要自己跑來跑去。此刻,麻醉醫生的任務是監護、搶救患者,全力保證呼吸道通暢。
全麻患者,要根據患者體重和氣道壓調節潮氣量、分鍾通氣量,根據手術及時調整全麻藥的泵速。
誘導的時候:誘導前再次檢查機器導管是否漏氣,氧氣是否打開。插管用品是否均已放在手邊。罩麵罩的時候,將下頜摳到上頜前,降低氣道壓。
各種連接管道、通路的接口處要專門旋緊,並且盡量暴露,以便察看。
肌鬆足夠時再插管。不要缺氧,插管時,最好是看到聲門再插。下管時氣管導管不要與牙齒摩擦,避免牙齒滑破氣囊導致失敗。如果用管芯,管芯一定不要伸出導管,避免損傷軟組織。
如果插管困難,試插兩次失敗。繼續扣麵罩,同時讓上級醫生到場協助插管。(一是防止野蠻操作,造成聲門水腫,另外也是為搶救的緊急氣管切開做準備)。
插管後,聽診雙肺呼吸音是否一致,避免進入一側支氣管。有條件時,可檢查呼吸末CO2。
全麻插管的病人,術中要注意眼睛的保護(一些病人全麻後眼睛還會處於睜開的狀態),防止長時間眼睛暴露對角膜的損傷。
接台手術,易於忙亂,各種導管的銜接,靜脈通路的銜接是否良好值得注意,特別是在誘導室內完成的麻醉。
麻醉中各種報警的設置應調整到合適音量,手術室內避免大聲喧嘩,室內音樂音量應明顯低於報警聲音。
精力不好時如夜班,或者危重病人手術時,監護儀盡量調出報警音。
手術中,手術間門應緊閉,避免室外人員以及外界噪音對房間內的幹擾,尤其是易分散麻醉醫生的注意力。
經鼻插管時,石蠟油的使用可以明顯減少插管時導管對鼻道損傷;氣管導管盡量選擇小一號導管。
做撓動脈穿刺後,一定確保接頭固定可靠,由於有時護士把手包裹起來,一旦脫落,很危險。
如動脈穿刺和靜脈輸液通道在同一肢體,如動脈通道上有三通,建議用膠布醒目的標明,以防動脈內注藥。輸液泵泵注麻醉藥品時,連接管與靜脈輸液器一定要接緊。
做胸科手術時,胸腔衝洗的時候,一定要確定是溫水,要是冷水,易引起心律失常或心跳停博。
輸血後,前15分鍾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皮膚變化,以便及時發現過敏等情況。
非全麻病人,術中輔助用藥後要密切病人SPO2,注意患者呼吸。
對於一些老年病人,很多有假牙,或者隻剩下幾個命懸一線的牙齒,我們插管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要不然拔管後少了一顆牙我們也不知道。
對於氣管導管,插管前一定要檢查氣囊的情況,以避免誘導後發生氣囊無法充氣以及氣囊漏氣的情況。
圍術期不要僅僅依靠監護儀觀察病情,要多觀查口唇顏色、甲床、四肢末梢、術野血顏色,多觸脈博強弱、節律。
經常用眼睛巡視一下液體的滴速及用量,經常查看尿袋裏的尿量。
全麻時經常巡視一下呼吸囊,以及麻醉機上的轉換閥。在這方麵有過慘痛的教訓,某醫院因為參觀的大夫不小心把麻醉機的轉換閥由IPPV換成了MAN,麻醉大夫沒有及時發現,最後患兒肺氣壓傷,肺破裂,搶救無效!
麻醉機檢查要看呼吸活瓣工作情況。區域阻滯也要檢查麻醉機,不能隻接好螺紋管、呼吸囊。
盡量麻醉前更換鈉石灰,如術中需要更換,更換之後,一定要對麻醉機進行檢查,看看是否漏氣。
全麻時誘導前,用具要齊全,如聽診器,口咽通氣道,注射器,管芯,膠布,導管型號多備一點,吸引器在位。在誘導前將麻醉機上的參數根據病人情況調節好,飽胃病人手控時通氣量不要過大,冠心病人不要過度通氣,誘導時行ETCO2檢測。
在高齡病人中,合並心血管疾病者很多,麻醉插管前咽喉部局麻藥噴霧,適當擴容,可減少插管引起的血壓心率波動。
手術中要密切注意手術進程。不要發生我們才剛給患者追加了肌送藥或剛抽了2支異丙酚,外科醫生就宣布手術結束。
硬膜外推藥及抽腰麻藥時,最好接上過濾器,以減少藥物的雜質對神經係統的影響。
不把硬膜外腔當垃圾堆,試探阻力和負壓時點到為止!需要的藥種類越少越好!量能達到效果就行。
某些手術如嗜鉻細胞瘤,在術中要經常與手術醫生溝通,查看手術步驟,來調整用藥及給藥劑量;手術結束前就要提早將鎮痛泵接上,也可給以少量鎮痛藥物作為負荷劑量,減少病人痛苦。
硬膜外穿刺前確定間隙,明確進針入路,穿刺順利進行中沒必要再確定間隙、彈針以確定是否固定,廢動作越少越好!
氣管插管,頭不是仰得越後越好,肌鬆情況下請注意對患者頸項的保護!
不要輕信外科醫師的“某某麻醉醫師就這樣做”的舉例,否則你遲早會上當!
不要隻做麻醉,不管手術台。最好熟悉整個手術的操作步驟,看手術順不順利,出血多不多,什麼時候該加深麻醉,什麼時候該停藥。不然在分離血管的時候病人動一下就慘了!
麻醉中使用抗生素時,有發生過敏的危險,因此減慢抗生素滴速,嚴密監測,適當暴露一定區域皮膚有利於及早發現過敏表現。
老年長期臥床病人,誘導時宜減量慢速給藥,備好麻黃素,變動體位時防治體位性低血壓。
根據手術的需要,調節監護儀器,調整測血壓的頻率。同時要根據體位,判斷無創血壓的可信程度。
不要將監護儀的各個差數的報警設為“斷”,最好是發生報警後暫時關閉2-3分。避免發生緊急情況時不報警,你又沒察覺,陷入被動。
術中需要頻繁觀察的幾個地方:呼吸末CO2,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氣道壓,氧氣流量表,風箱是否漏氣,還有血量和尿量。
患者變換體位時,尤其是俯臥位,要妥善固定氣管導管,以防脫出。
腦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全麻時,由於頭麵部被單子掩蓋,應特別注意氣管導管有無脫出或呈直角折彎,最好使用加強鋼絲導管,並保證導管固定穩定。
俯臥位或頭麵部手術,應妥善固定氣管導管,必要時縫紮固定或將導管用貼膜固定,因術中以及術後可能因手術操作或包紮將導管帶出。
全麻恢複期給予呼吸輔助以後不應將麻醉環路中的轉換閥一直停在關閉的位置,以免肺氣壓傷。
氣管插管全麻誘導接麻醉機控製呼吸以後一定要常規檢查呼吸回路有無漏氣、看看麻醉風箱是否正常運動,調整好呼吸參數。保證電源的正常。
剖宮產時要注意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要及時把子宮推向左側或墊高右側臀部。
麻醉中應每隔2-3小時換麻醉者放鬆10分鍾左右,緩解疲勞,(參見麻省總院麻醉手冊);特別是下午手術以及接台手術,不提倡麻醉醫生連續工作;另有報道同一麻醉醫生第一台和第二台手術的麻醉蘇醒質量有差異,可見疲勞是麻醉相關意外的重要原因。
高血壓病人手術的危險性在於心、腦、腎髒的損害程度,術前應了解病情,服降壓藥的情況和高血壓分期、有無並發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充分估計麻醉和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製定確切的防治方案。
擇期的高血壓病人手術前應控製血壓,降壓藥可持續至手術當天早晨,術前訪視時親自測量血壓;急症病人術前也要了解心腦腎功能,備用鎮靜藥和降壓藥。
高血壓病人麻醉方式若是區域麻醉,局麻藥中不要加腎上腺素。麻醉過程中要少量分次給藥,防止血壓大幅度下降。
全麻病人要注意看病人的瞳孔大小,不要等到術畢時候,病人蘇醒延遲時,自己嚇自己。
全麻插管前,常規聽診雙肺呼吸音,有的病人雙肺呼吸音不一定一樣的,這為插管後作為一個參考。
搶救時一定不要忘了,自己一邊搶救,必要時要請專科醫生會診協助處理。
電極片的粘貼要根據手術的體位,選擇位置。避免壓在患者身下,或骨頭處。長時間壓迫會造成組織缺血。
輸液通道是否通暢,輸液速度是否合適,液體是否換錯?
檢查導尿管是否扭轉、壓迫,不要等觀察尿量時發現無尿或少尿嚇壞了自己。
用電刀手術,要檢查護士是否把電極片安放好了,位置是否正確,輸出功率是否正確,以免引發觸電、燒傷事故。
肢體上止血帶時,要檢查止血帶的位置、壓力和止血效果;放止血帶時要緩慢放氣。
擺體位時要檢查有無重要血管神經和骨骼的壓迫。
囑護士用藥一定要查對安瓶。
氣管插管固定後,及時把氧流量調低(誘導時氧流量往往較大),呼吸機折疊氣蘘充氣應在呼氣相。
有過氣管切開史的病人做全麻,最好多準備兩根比常人小半號和小一號的氣管導管,切開處時常略有狹窄,可及時換細管。
如果考慮可能為困難插管,最好各種插管工具準備好,並且叫一個水平較高的麻醉醫生幫自己一起全麻誘導,一旦插管困難可及時換人幫忙。
術畢拔動脈監測後手持續多壓一會兒再拿膠布裹緊,直接拿膠布裹不可靠,易形成血腫,當然不出血後別忘及時解開,否則可能後果嚴重!
插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導管套囊漏不漏氣,特別是五官科手術。
全麻插管的時候,先將管子固定好,再與牙墊一起固定,這樣可以減少管子打折的機會,特別是對於特殊體位的手術和頭麵部的手術。
拔除硬膜外導管的時候,注意觀察一下,導管前端的刻度,觀察是否有缺失,這樣病人回去,更放心。
全麻時間長時,記得隔斷時間清理一下螺紋管的積水,以免造成氣道阻力增大,通氣不暢。
深靜脈置管時,一定要等導絲從導管後端露出後再繼續向前置管,以免出現將導絲遺留在靜脈裏的情況出現。
鼻插管的患者除了在插管時要盡量動作輕柔,注意預防出血外,還要注意有的經鼻插管的氣管導管是異型管,就是出鼻腔以後的導管是改變角度方向朝頭側的,這個彎曲的地方正好靠近患者的鼻翼處,如果這個彎曲完全緊貼鼻翼,長時間的手術後或術後帶管的患者很容易由於鼻翼的長時間缺血而發生組織壞死,這對於患者的未來來說有可能就是鼻翼缺損甚至鼻孔狹窄,後果很嚴重,所以一定要記住不要讓鼻插管和螺紋管的重力完全讓患者的鼻子來承擔,可以用適當的支架支撐起螺紋管,這種情況就可以避免了。
全身麻醉誘導完後,患者處於肌鬆的狀態,如果在誘導前沒有固定好雙上肢在身邊的話,上肢有可能就會在身邊垂落敲擊在床旁,所以在上麻醉前要督促或協助手術護士檢查好患者的體位情況。
麻醉過程中用過的藥品安剖不要隨手丟進大垃圾桶,準備一個小袋子集中放置,以備查對,手術結束時再統一丟棄。
關於俯臥位的患者,除了注意脫管和頸部的保護,還需考慮可能對眼球、牙墊和腹部、生殖器官等的擠壓。要經常看看眼球是否被壓;牙墊要用紗布卷來代替,以免造成口唇損傷;有時護士體位墊放的不到位會壓迫腹部造成下腔部分受阻,而致長時間不明原因的低血壓,應該提起重視。
4
術後管理:
手術結束病人自主呼吸恢複初期,一定要注意先輔助通氣到病人自主呼吸恢複滿意,不然就可能出現CO2蓄積。
拔管前不要忘記先把氣囊的氣體抽掉。我也曾有過忘記抽氣就拔管,導致病人聲音嘶啞了幾天。
全麻術畢轉送病人時,路程再近也要帶上簡易呼吸囊。
全麻後,拔管時要監測SPO2,拔管後要常規觀察患者10-20分鍾,以便能及時發現喉痙攣或呼吸暫停。
全麻蘇醒時不要反複吸痰刺激患者,也不要暴力吸痰,容易引起喉痙攣和黏膜的損傷。
高血壓病人拔管前注意血壓的控製,不要哪天腦血管破了才後悔。
全麻後一定要吸淨其氣管內、口腔內分泌物,不要隻是依靠病房護士。
拔管後要問病人是否還有痰是否可以咳出,是否有出氣費力,還有其他不適。
病人在轉送到ICU時要和病人的家屬簡單交代下病情和估計下大概停留在ICU的時間。
在送病人回病房的途中,要提醒病人大口呼吸,盡量保持清醒,始終在患者的頭部兩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將患者送到病房後,要確認患者的生命體征是穩定的,並記錄其生命體征在麻醉單上,同時要求病房的醫生或護士簽字,這樣也可以避免以後在交接病人時與病房的某些糾紛。
手術後回病房,一定把監護儀器的報警係統設置好,並告訴病人家屬一旦報警就叫醫生。
有時患者初醒時會自己用手把氣管導管扯出,由於氣囊沒放氣,容易導致氣道的損傷。所以患者送PACU後要注意固定肢體。
患者送到PACU後,要與PACU的護士做口頭病情交代,有無特殊注意事項。包括傳染病等。燒傷科患者,禁止送入PACU,因其可能有綠膿杆菌,會造成PACU內的院內感染。
外出門診麻醉一定要檢查搶救的藥物和插管的器械,當要用時才回麻醉科拿就晚了!
永遠不要被外科醫生趕著做下一台的麻醉,做完這台再說!兩頭顧就會一頭也顧不了!
養成記工作筆記的習慣,有時看上去習以為常,溫故而知新,那些點點滴滴的記錄,有利於不斷總結工作得失,利於我們不斷進步。
搬動患者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車床穩固,一旦患者從床上跌落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手術結束,各種事情較多:拔有創測壓,停藥,結束記錄單,甚至手控通氣等等;忙亂中更易出錯;因此有人把麻醉結束比作飛機降落過程並不為過。
對於複雜、難度大的手術在手術開始前就最好在ICU預定一張床位。
配鎮痛泵時注意不要先把純的局麻或鎮痛藥加進去,以免過高濃度的藥物一次進入體內,引發意外。最好是先加鹽水後加藥物。
5
小兒篇:
手術前訪視病人一定要詢問患兒近一兩周有沒有上感,平時睡覺有沒有打鼾,有無特殊的病史,不管是什麼麻醉都要開術前藥——抗膽堿受體藥,因為小兒麻醉經常會用到氯胺酮,入室後再給會來不及。
小兒導管細不易接緊,而且小兒導管不好固定,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導管弄深或者管子帶出,所以在插好管後再去擰緊連接頭更易使導管位置變動,這對於小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全麻插管的患兒插完管固定完牙墊得再次聽診雙肺,外科醫生鋪完巾後我們要把患兒的頭露出來以便我們觀察,手術過程患兒若頭歪一邊常有口水流出,我們要就得隔一會給檫一下,以免膠布不黏管子脫出來。不管患兒是什麼麻醉,手術過程常規都要備全麻插管的器具,管子跟喉鏡要放在易於拿到的位置。
麻醉結束後盡量觀察到患兒會哭鬧後再送病人,送的時候用塊布折一下放在患兒的肩膀下有利保持呼吸通暢,到病房後也同樣拿件衣服墊一下患兒的肩膀。
麻醉誘導推藥速度要慢,這樣可以避免明顯的呼吸抑製和SpO2的直線下降。
小兒麻醉一定做好術前訪視,尤其是先天性唇裂齶裂的患兒,這類患兒先天性心髒病幾率很高的,一定要了解有沒有蹲踞、發紺現象等。
術中需要用抗膽堿能藥物減少患兒的分泌物。
換牙年齡的小兒也要多注意哦,不要隻顧老年人才有鬆動的牙齒。
一定要給家屬講到禁食水的必要性,不然大人看到小兒餓的可憐就悄悄地背著醫生護士給小兒吃東西,要是真的吃了沒告訴我們,那麻煩就大了!
圍術期要注意好小兒液體的調節,小兒的耐受性差,多看液體的速度,以及注意吸引瓶,觀察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