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春:後循環缺血性卒中(PCI)的診斷策略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3-15

一、PCI的定義

1.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定義

▶後循環動脈局部缺血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包括後循環TIA和後循環梗死;

▶累及椎-基底動脈係統供應的腦組織,包括腦幹、小腦、中腦、丘腦、部分顳葉和枕葉皮質;

▶後循環動脈係統包括頸部椎動脈,顱內椎動脈,基底動脈,大腦後動脈等及其分支;

▶循環動脈係統閉塞部位不同,引起的臨床表現不同。

2.後循環的構成

▶後循環由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大腦後動脈組成;

▶主要供給腦幹、小腦、丘腦、枕葉、部分顳葉及上端脊髓。

圖1

3.後循環的血液功能特征

▶供應小腦的分支為終末動脈;

▶發自椎動脈或基底動脈的內聽動脈為最細和最長的分支;

▶供應腦幹的血液來自深穿支,分為旁正中、短旋和長旋動脈;

▶發生缺血時僅大腦後動脈與頸內動脈係統有側枝循環形成。

4.PCI定義的曆史演變

20世紀70年代後,明確頸動脈係統缺血隻有TIA和梗死兩種形式,“頸動脈供血不足”概念不再使用;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VBI)仍被廣泛使用,並產生一些不確切的認識。

1990年,美國卒中分類中已將VBI等同於後循環TIA;國際疾病分類中也不再使用VBI;2000年,Caplan建議統稱後循環缺血(PCI);我國仍保留1998的腦血管疾病分類、2004年腦血管疾病防治指南附錄。

有文獻顯示:DWI發現約50%的後循環TIA有梗死改變,TIA與腦梗死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因此PCI涵蓋後循環的TIA和腦梗死,有利臨床操作。

二、PCI的流行病學

後循環卒中約占所有卒中的20%~25%。其危險因素與缺血性卒中差別不大,主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和脂代謝異常。2005年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407例來自美國新英格蘭醫學中心後循環登記(NEMC-PCR)的患者中,59%的患者隻有卒中沒有TIA;24%的患者先有TIA後出現卒中;16%的患者僅僅表現為後循環TIA。從後循環缺血分型來講,主要包括這三個大的類型。

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發病機製主要包括栓塞性卒中、大動脈疾病、分支動脈疾病、偏頭痛及其他。其中栓塞性卒中最為常見,包括心源性卒中、動脈-動脈及兩者混合型卒中。歐美發達國家資料顯示,將後循環供血區域分為三段,近端、中段和遠端,發現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好發部位局限於遠端區域。

然而來自亞洲的研究發現,東方人群病變部位和病因特點與西方人群有所不同,小腦後下動脈的發病率較高,其次為小腦上動脈,因此主要為中段和近端的區域。從發病機製上來講,大動脈疾病造成的後循環卒中占多數,而栓塞性卒中比例較低。

三、PCI的診斷

1.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常見症狀:

▶運動缺失症狀:乏力,笨拙,或不同組合的肢體癱瘓;

▶交叉症狀:同側顱神經功能受損伴對側肢體癱瘓和感覺障礙,這是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特征性表現;

▶感覺缺失症狀:感覺麻木,包括不同肢體組合的感覺缺失或異常,有時四肢甚至頭麵部均出現感覺障礙;

▶同向偏盲:兩眼同側半(左側或右側)視野同向性視野缺失;

▶共濟失調,姿勢、步態不穩;

▶眩暈,伴或不伴惡心嘔吐;

▶眼肌麻痹引起的複視;

▶吞咽困難或構音障礙;

▶單純的意識障礙並非典型的卒中症狀,但雙側丘腦或腦幹受損時可出現。

美國一所大型醫院的研究顯示,後循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最常見的後循環症狀依次為頭暈、單側肢體乏力、構音障礙、頭痛、惡心和(或)嘔吐;而常見的體征依次為單側肢體肌力下降、步態共濟失調、單隻共濟失調、構音障礙、眼球震顫。在中國進行的一項大型觀察性研究試驗中,納入大量經頭顱磁共振診斷的前循環和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病人。研究發現,對後循環缺血性卒中具有較高診斷價值的體征有交叉性感覺障礙、交叉性運動障礙、動眼神經麻痹和象限盲。

2.後循環缺血性卒中的識別

▶後循環缺血性卒中在臨床上診斷起來較困難,尤其與TIA鑒別時,當然通過症狀持續時間長短還是可以確定的;

▶由於後循環負責供應腦幹、小腦和枕葉皮質,所以後循環缺血性卒中通常會引起頭暈、複視、構音障礙、吞咽困難、姿勢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和視野缺損等症狀;

▶急性交叉症狀一旦發生——同側顱神經功能受損伴對側肢體癱瘓和感覺障礙,通常診斷為後循環缺血性卒中。

3.後循環缺血的評估和鑒別診斷

▶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和神經係統檢查是診斷的基礎;

▶重視對腦神經(視覺、眼球運動、麵部感覺、聽覺、前庭功能)和共濟運動的檢查;

▶對以頭暈/眩暈為主訴者,一定要進行Dix Test。

DWI-MRI對急性病變最有診斷價值,其他常見檢查手段還包括CT血管造影(CTA)、MRI血管造影(MRA)、經顱多普勒超聲(TCD)、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心電圖、心動超聲和心率檢測。

4.後循環缺血性卒中導致的臨床綜合征

缺血可發生在椎-基底動脈係統的任何部位,但梗塞往往發生在血管末梢(腦幹前部,小腦上部,枕葉和顳葉)。瑞士的一項調查研究收集了1000位後循環缺血性卒中患者,發現椎-基底動脈梗塞的患者中有48%為腦幹梗塞(其中腦橋27%,延髓14%,中腦7%),7%為小腦梗塞,36%為小腦下後動脈梗塞,剩餘9%為多部位梗塞。

後循環缺血性卒中可引起多個臨床綜合征,這些臨床綜合征的臨床症狀常常會發生變化,尤其是感覺症狀,例如小腦下後動脈綜合征,初始症狀可能表現為麵部疼痛,後來則為單側麵部感覺減退。

(1)延髓背外側綜合征(Wallenberg綜合征)

▶病變部位:延髓上段背外側;

▶疾病: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閉塞;

▶症狀:病側真性球麻痹(構音障礙、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病側顏麵感覺喪失(脊束核受損);病側小腦症狀(小腦下腳受損);對側肢體痛溫覺喪失(脊髓丘腦束受損);眼球震顫和眩暈(前庭核受損);同側Horner征(網狀結構受損)。

圖2

(2)腦橋腹內側綜合征(Fovil綜合征)

▶疾病:由基底動脈旁中央支血供障礙引起。

圖3

(3)腦橋腹外側綜合征(Millard-Gubler綜合征)

▶病變部位:錐體束、脊丘束、內丘係;展、麵神經;

▶臨床表現:同側眼球不能外展;同側周圍性麵癱;對側中樞性偏癱;對側偏身感覺障礙;

▶疾病:由基底動脈周圍支、小腦前下動脈阻塞引起。

圖4

(4)完整的腦橋梗塞——“閉鎖綜合征”

▶四肢癱瘓,構音障礙,但意識保留,患者可通過眼球或麵部的部分運動與外界交流。

圖5

(5)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分出大腦後動脈及小腦上動脈,閉塞可導致中腦、丘腦、和部分顳葉、枕葉(大腦後動脈分支供應的部分)的梗塞。

▶表現:嗜睡,混亂(丘腦梗塞);雙側視野缺損,未察覺或否認視野缺損(雙側枕葉梗塞)。

(6)大腦腳綜合征(Weber綜合征)

▶病變部位:動眼神經、錐體束、黑質;

▶疾病:大腦後動脈腳間支和脈絡膜後動脈梗塞;

▶臨床表現:同側動眼神經麻痹,對側肢體痙攣性偏癱、運動障礙;對側核上性麵神經炎、舌下神經癱瘓。

圖6

(7)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圖7

(8)椎基底動脈延長擴張征

診斷標準:基底動脈直徑≥4.5mm;基底動脈上端超過鞍上池或床突平麵6mm以上

圖8

四、PCI的處理

血管再通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治療手段,包括靜脈溶栓治療和血管內治療。在血管再通方麵,前/後循環卒中存在差異,後循環卒中的預後不良率高,基底動脈閉塞患者即使早期血管再通,死亡率亦達1/3。側枝循環也不同,後循環缺血時以一級代償,即前循環經後交通動脈向後循環代償為主,而前循環缺血時二級代償作用突出。此外,後循環缺血血管再通時間窗明顯延長,一般延長至12~24小時,國外部分中心甚至延長至48小時,這使得後循環缺血血管再通治療更為積極。

1.靜脈溶栓

靜脈溶栓在前/後循環卒中的證據有別,靜脈溶栓試驗大多研究的是前循環卒中,對後循環卒中少有涉及,像ECASIII研究直接排除後循環卒中患者,NINDS研究(5%)和IST3研究(8.1%)隻納入很少的後循環卒中患者。因此,從循證醫學角度來講,後循環缺血的證據還是缺乏的。

一項來自中國的數據(TIMS-China)顯示,靜脈溶栓對於後循環卒中是相對安全和有效的。來自天壇醫院的數據顯示,前循環卒中溶栓的較多(n=829),後循環卒中溶栓的比較少(n=124),與國外數據一致。不過從靜脈溶栓的效果來看,後循環卒中超急性期溶栓的預後比較好,出血較少。

2.血管內治療

急性大血管閉塞血管內治療有動脈內溶栓治療和機械取栓。不過有關後循環卒中的循證證據很少,因此指南推薦的證據級別也不同。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中國指南2015:

▶推薦使用機械取栓治療發病6h內的急性前循環大血管閉塞性卒中,發病4.5h內可在靜脈溶栓基礎上實施(I類推薦,A級證據)

▶急性基底動脈閉塞患者應行多模態影像(CT或MRI)檢查,評估後可實施機械取栓,可在靜脈溶栓基礎上急性;或者按照當地倫理委員會批準的隨機對照血管內治療試驗進行(IIa類推薦,B級證據)。

2015年一項納入6項前瞻性隊列研究及11項回顧性隊列研究的項薈萃分析發現,基底動脈閉塞(BAO)患者機械取栓再通率達80%(TICI分級2b或3級),良好預後比率(發病3月mRS≤2分)42.8%,死亡率(發病3月)29.4%,手術相關並發症約10%,顱內出血(sICH)發生率6.8%。最後得出結論,機械取栓術對於BAO有較高的血管再通及良好功能預後率,且相對安全。

機械取栓治療也受一些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側枝循環,有研究發現,雙側後交通動脈均開放與BAO機械取栓術後良好預後有關。

3.二級預防

▶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他汀

▶血糖管理

▶降壓

▶支架

後循環缺血二級預防的問題

▶有症狀的椎-基底動脈狹窄患者,90天內卒中複發風險約為25%。

▶明確哪些卒中病人有早期複發高風險至關重要,TIA的ABCD2臨床預測評分是否適用於椎-基底動脈係統TIA尚不確定。

五、小結

➤後循環缺血包括後循環TIA和後循環梗死,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概念不再提及;

➤後循環缺血東西方人群在病因和發病累及部位方麵有所不同;

➤頭暈是後循環缺血最常見的症狀,但頭暈最常見病因是周圍前庭神經疾病;

➤後循環缺血性卒中溶栓、取栓證據有限,但目前的證據依舊表明靜脈溶栓是最有效的方法。

關鍵字:後循環缺血性卒中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