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胖百病生,腫瘤找上門?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3-08

        在三八女神節即將到來之際,預祝廣大的女醫生和女性朋友們節日快樂。體重一直以來都是女性的重點關注對象,但是否有注意到,體重其實與患癌風險相關。

 

        超重肥胖作為患癌風險,為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層層加碼,它們已被證明會增加許多癌症的發病和死亡風險,且女性高於男性。

        據最新統計,我國女性中乳腺癌、甲狀腺癌、肺癌高發,乳腺癌、婦瘤的死亡率顯著升高。

        以乳腺癌為例,超重和肥胖是乳腺癌發生、發展和預後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在研究肥胖與乳腺癌的很多報道中發現,乳腺癌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比例均超過正常體重患者。目前的一些研究還表明肥胖乳腺癌患者的腫瘤直徑大、淋巴結受累多、複發轉移風險高。

        肥胖增加乳腺癌發病風險的機製是什麼?

        脂肪組織表達性激素代謝酶,後者促進雄激素前體轉化成雌激素;絕經後卵巢雌激素產生停止,脂肪組織成為內源性雌激素的主要來源,而血漿遊離雌二醇和睾丸激素與絕經後女性乳腺癌的發生具有陽性關聯。

        舉例來講,絕經後女性肥胖者與非肥胖者相比,雌激素濃度高,進而,肥胖相關的高胰島素血症阻止肝髒分泌性激素結合蛋白,二者共同導致肥胖的女性遊離雌二醇和睾丸激素水平增高,後者通過結合到雌激素和雄激素受體引起細胞增殖並且抑製凋亡。

        肥胖影響乳腺癌的機製涉及多條通路,包括性激素、炎症因子和細胞因子等,可能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肥胖導致血清雌激素水平增加,從而促進激素依賴性乳腺癌的發生和增殖;

        ◆脂肪組織的慢性炎症產生的炎症因子為乳腺癌的發生提供微環境;

        ◆肥胖導致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IGFBP-3)水平升高,促進細胞增殖;

        ◆肥胖導致對乳腺癌具有保護因素的脂聯素水平下降,從而促進腫瘤細胞增殖;

        ◆與異生物質誘導的DNA氧化損傷通路相互作用或改變某些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狀態。

        此外,許多研究強調了體脂的分布,而非體脂本身在乳腺癌發生中的作用,尤其是上體肥胖[中心性肥胖或腹部肥胖]。

        不少人研究腰臀圍比(WHR)與特定疾病的相關性,但關於WHR與絕經後乳腺癌危險性的關係目前還沒有一個普遍一致的觀點。有些研究發現WHR(而非肥胖)與疾病危險性相關,而其他一些研究則認為全身肥胖(而非體脂分布)與絕經後乳腺癌危險性增加有關。

        肥胖造成的其他影響

        超重和肥胖不僅僅是腫瘤的危險因素,也是直接或間接引起心功能受損、高血壓病、冠心病、中風、糖尿病、腎髒疾病等四十多種疾病的罪魁禍首。因文章篇幅原因,抽取3個方麵進行簡要舉例說明。

        疼痛

        最近研究發現肥胖與疼痛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與正常體重者比較,肥胖患者更容易出現肌肉骨骼疼痛和身體功能障礙,肥胖還和某些類風濕性疾病有關,其中有顯著關聯的是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類風濕性關節炎,腰痛、骨關節炎、纖維肌痛綜合征、偏頭痛和肥胖也有著顯著的關聯。

        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與肥胖的流行密切相關。據估計約90%的2型糖尿病由過度肥胖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學聯係主要由兩方麵導致: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不足。

        腎病

        肥胖與多種腎髒病相關,如腎小球腎炎、腎結石和移植物預後不良。肥胖和肥胖型糖尿病是導致慢性腎髒病(CKD)、相關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肥胖,尤其是病態肥胖,可導致腎入秋小動脈擴張,增加腎小球濾過率。腎小球自動調節功能受損,腎小球毛細血管擴張導致蛋白尿。

        體重管理,獲益良多

        近期有研究表明:減重/控製體重可降低女性患癌風險。

        有研究表示(發表於JCO),絕經後女性,特別是肥胖女性中,有意識減輕體重,可降低子宮內膜癌風險。

        而近期NEJM上發表的研究也表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工作組關於體重控製措施對於預防癌症發生影響的評估中,已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宮頸癌等可通過體重控製降低癌症風險。

        在現有大量數據的基礎上,研究者的結論是:適當減重可降低罹患大多數癌症的風險。體重控製不分早晚。

        此外,減重/控製體重也可減少其他慢性病的發病率或延緩疾病進展。

        持續(1-4年)的減重3-5%(如80kg減到76kg),就可對甘油三酯、血糖、血壓及糖尿病風險有所降低。更多的減重可以改善LDL-C、HDL-C,並減少降脂藥、降糖藥、降壓藥的使用。減重幅度越大,獲益越大(I級推薦,A級證據)。

        重點是減夠幅度,維持夠時間,獲益就夠多。

        肥胖可預防

        超重和肥胖作為危險因素已獲得大量研究者的認可,但仍是可預防的。可以從改善飲食結構、適當體力活動以及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入手,通過健康飲食、規律生活、避免久坐、增加鍛煉、減少吸煙飲酒等方麵保持健康體重,預防肥胖相關疾病的發生。

關鍵字:,腫瘤,,肥胖,,超重,,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