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創造出首個人工細菌細胞

作者:伊文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0-05-25

  

 

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製造生命的過程

  本網綜合報道,美國克雷格・文特爾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周四宣布他們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世界首個人工生命細胞。這預示著生物學可能將進入新紀元。研究報告5月2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Science) 雜誌。

  項目指導人、基因組學先驅克雷格・文特爾說,我們稱之為第一個人工細胞,是因為這是真正的細胞。 克雷格・文特爾將一種稱為絲狀支原體絲狀亞種的微生物的DNA進行重塑,並將新的DNA片段“粘”在一起,植入另一種細菌中。新的生命由此誕生,這種新生的微生物能夠生長、繁殖,並產生一代又一代的人造生命。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約850個基因,而人類的DNA圖譜上共有約20000個基因。 

  這個人工生命被稱為“人工兒”(synthia),它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革命性的成果,為今後人造微生物的應用研究鋪平了道路。在未來,人類也許能夠建立微生物“製造廠”,製造出微生物藥劑、微生物燃料,以及能夠分解汙染物的微生物“清潔工”。

  創造這個可複製的試驗性單細胞生物花費了4000萬美元。多名研究人員和倫理學家說,它開創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改造DNA片段,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基因工程植物和動物。但他們說,創造完整生物體的能力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掌握生命的權力。

  這一研究進展或許會再次激起倫理、法律和公共安全界人士對人造生命的質疑。而生物醫學專家們十多年來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分子生物學家埃布賴特(Richard Ebright)說,這確實是人與自然關係的一個轉折點,曆史上第一次有人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帶有預定特性的人造細胞。埃布賴特未參與這一項目。

  斯坦福大學生命醫學倫理中心(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Biomedical Ethics)主任馬格納斯(David Magnus)說,它有可能改變基因工程。此類研究將猛增。

  隨著克隆、幹細胞技術和基因工程的出現,操控生命形式是否正確的問題引發了人們在道德與倫理方麵的爭論。部分研究人員對之前的爭論心存警惕,因此選擇了中性的詞語形容這個實驗性細胞。部分人淡化了這一進展的重要性。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生物醫學工程師柯林斯(James Collins)說,我不認為它代表著一種人造生命形式的誕生。我認為它是一個帶有人造基因組的生物體,而非人造生物體。這難以界定。

  哈佛實踐倫理學教授凱撒?列庫斯說道:“文特爾打開了人類曆史的大門,將創造自然界中從來沒有存在過的生命。這種可能雖然還遠在未來,不過卻是真實和意義重大的。但是,所要麵對的風險也是從來沒有過的。”

  新細胞是一個細菌,它僅是一個示範項目。但多名生物學家說他們相信創造這個細胞所使用的實驗室技術將很快應用於合成其它具商業價值的菌株。

  然而,科學的發展總是一把雙刃劍。道德主義者指責製造人工生命是“瀆神”,是“藐視生命”。有人擔心“人造兒”開啟了“潘多拉的魔盒”,為未來製造生化武器奠定了基礎,而實驗室一個微小的失誤就可能產生新的瘟疫,奪去數百萬人的生命。

  相關鏈接:Creation of a Bacterial Cell Controlled by a Chemically Synthesized Genome  Published Online May 20, 2010 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1190719

關鍵字:人工細胞,細菌,生物學,synthia,基因工程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