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頂級雜誌上發表了一篇來自中國南方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順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科醫生的薈萃分析文章,旨在評估糖尿病前期的不同定義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對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薈萃分析,對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等源電子數據庫行進檢索。來源於一般人群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被納入進行薈萃分析,這些納入的研究都報告了糖尿病前期和複合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卒中以及全因死亡率之間調整後的相對風險和95%置信區間。
在該薈萃分析中,兩位作者根據預定的選擇標準進行獨立審查和選擇符合條件的研究。糖尿病前期被定義為空腹血糖受損根據美國糖尿病協會(ADA)的標準(IFG-ADA;空腹血糖5.6-6.9 mmol/L)、WHO專家組的標準(IFG-ADA;空腹血糖6.1-6.9 mmol/L);糖耐量受損(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2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7.8-11.0 mmol/L);或升高的糖化血紅蛋白(HbA1c)根據ADA標準為39-47mmol/mol(5.7-6.4%)或根據NICE指南為42-47mmol/mol(6.0-6.4%)。研究人員計算了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相對風險並報告了95%的可信區間。
在53個前瞻性隊列研究中共有1611339名研究對象被納入進行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9.5年。相比於血糖正常者,糖尿病前期(根據IFG-ADA或IFG-WHO標準確定的空腹血糖受損或糖耐量受損)與複合心血管疾病(IFG-ADA、IFG-WHO及葡萄糖耐量受損的相對風險分別為1.13、1.26和1.30)、冠心病(IFG-ADA、IFG-WHO及葡萄糖耐量受損的相對風險分別為1.10、1.18和1.20)、卒中(IFG-ADA、IFG-WHO及葡萄糖耐量受損的相對風險分別為1.06、1.17和1.20)和全因死亡率(IFG-ADA、IFG-WHO及葡萄糖耐量受損的相對風險分別為1.13、1.13和1.32)風險增加相關。升高的HbA1c位於39-47mmol/mol或位於42-47mmol/mol之間均與心血管疾病(相對風險分別為1.21和1.25)和冠心病(相對風險分別為1.15和1.28)風險增加有關,但與增加的卒中和全因死亡率風險無關。
由此可見,糖尿病前期,被定義為糖耐量受損、空腹血糖受損或升高的HbA1c,與增加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空腹血糖濃度低於5.6 mmol/L或HbA1c低於39mmol/mol的個人健康風險也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