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蘇後治療是高級生命支持的重要部分,對減少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多髒器衰竭所致早期死亡及腦損傷所致晚期死亡有重要意義,包括:① 加強循環、呼吸和神經係統支持,改善組織灌注;② 積極尋找並治療導致心髒停搏的可逆性原因;③ 監測體溫,積極治療體溫調節障礙和代謝紊亂。
■ 改善灌注
在複蘇後治療中,通過血流動力學監測、合理用藥、通氣支持等手段改善患者心、肺、腦和其他重要髒器的灌注非常重要。
循環支持 心肺複蘇(CPR)中電除顫和腎上腺素使用與自主循環恢複後缺血-再灌注損傷可致心肌頓抑和複蘇後心功能失常。複蘇中、複蘇後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增加也可能與左心功能失常有關。
為維持心髒指數、改善組織灌注,需要使用有創手段準確測量血流動力學參數,製定合理藥物聯合方案,對輸液量和血管活性物質、正性肌力藥、血管擴張藥等精確定量,使血氧含量和氧輸送保持正常水平,組織灌注達到最佳狀態。目前對能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理想血壓或血流動力學參數尚無定論。
呼吸支持 自主循環恢複後,患者可能仍存在呼吸功能障礙,部分患者仍需要機械通氣和高濃度吸氧。
複蘇後血流恢複可導致腦組織一過性反應性充血,約持續10~30分鍾,之後出現較長時間低血流狀態。在此期間予高通氣量治療會導致腦血管收縮,進一步減少腦血流量,同時導致氣道壓力增高和內源性呼氣末正壓(PEEP)產生,使腦靜脈壓和顱內壓增高、腦灌注壓降低、腦血流減少。在低灌注期間,較少的血流(低攜氧)與較高的氧代謝不匹配,腦缺血性損傷加重,神經係統預後惡化。
盡管尚無理想的自主循環恢複後通氣支持指標,但高通氣量可能加重腦缺血,因此推薦使用維持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水平正常或稍高的通氣量。
神經係統支持 自主循環恢複後,腦組織無複流現象在腦灌注壓正常時亦可發生。有研究者認為,對無知覺患者應維持正常或稍高的平均動脈壓,同時避免顱內壓增高,以保證最佳腦灌注壓。高溫和抽搐可增加腦需氧量,故應治療高熱並考慮低溫療法,及時終止和控製抽搐並維持抗驚厥治療,但關於複蘇後是否常規預防抽搐尚待研究。
■ 糾正誘因
急性冠脈血栓事件可能是突發心髒停搏的主要誘因。最近發表的心髒停搏血栓溶解試驗(TROICA)證實,溶栓不能提高冠脈血栓致心髒停搏患者的生存率。緊急冠脈造影和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可能是複蘇早期有效治療手段之一。
盡管眾多大型隨機研究證實,緊急PCI能有效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但這些研究往往未納入心髒停搏CPR後自主循環恢複的患者。對該人群目前仍以非隨機觀察性研究為主。
馬爾庫索恩(Marcusohn)等回顧了25例發生院外心髒停搏、複蘇後接受PCI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病曆,並進行前瞻性隨訪。
結果表明,18例患者(72%)入院時仍處於昏迷狀態,隻有2例患者Glasgow昏迷評分>5。入院時4例(16%)患者發生心源性休克。22例患者(88%)PCI獲成功。患者入院、30天、半年、1年生存率分別為76%、76%、76%、72%。無嚴重神經係統功能損害的入院、30天、半年、1年生存率分別為68%、68%、68%、64%。研究者認為,對發生院外心髒停搏的STEMI患者,直接PCI成功率、患者短期和長期生存率較高。
本茨(Bendz)等納入40例因STEMI發生院外心髒停搏、複蘇後行直接PCI的患者與325例未發生心髒停搏、接受PCI的STEMI患者。
結果表明,前一組患者院內死亡率和2年死亡率均為27.5%,後一組患者院內死亡率為4.9%,2年死亡率為7.1%。出院2年後兩組患者死亡率無顯著性差異。研究者認為,因STEMI發生院外心髒停搏的患者複蘇後接受直接PCI可獲得較好遠期預後。
萊蒂耶裏(Lettieri)等前瞻性收集了2617例接受急診PCI的STEMI患者(99例發生院外心髒停搏,2518例未發生)資料。
結果表明,發生與未發生院外心髒停搏者入院時心源性休克發生率分別為26%和5%(P<0.0001),院內死亡率分別為22%和3%(P<0.0001)。兩類患者PCI成功率無顯著性差異(80%對89%)。87%的患者1年神經係統預後良好。兩組人群後續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相似。兩組中生存出院患者的半年死亡率、心肌梗死再發率和再通率無顯著性差異。院外心髒停搏患者院內死亡獨立預測因素為呼救至開始CPR的時間較長、初始心律為不可除顫心律、心源性休克及入院時Glasgow評分為3分。
STEMI患者心髒停搏複蘇後往往出現神經功能損害,PCI對其神經係統預後的影響不明。有研究提示自主循環恢複後意識恢複的患者經直接PCI後出院生存率與未發生心髒停搏的STEMI患者相似,而自主循環恢複但昏迷者,即使經PCI,其出院生存率明顯較低、神經係統預後明顯較差。
霍斯曼(Hosmane)等發現,在98例接受緊急血管造影和PCI、發生心髒停搏並複蘇成功的STEMI患者中,64%生存出院,其中92%神經功能完全恢複。神經係統功能恢複的預測因素為自主循環恢複快、複蘇後神經係統反應好或有反應、年輕。複蘇後清醒患者生存率為96%,複蘇後無反應者占59%,其中44%生存,生存者中88%神經功能完全恢複。研究者認為,STEMI患者複蘇後,無論神誌如何,都應考慮急診冠脈造影和血管再通。
還有研究者認為緊急冠脈造影和PCI聯合低溫治療有助於神經功能恢複。
■ 低溫治療
低溫治療對大腦具有多重保護效應,可同時作用於腦缺血級聯損傷反應多個靶點。其主要機製包括保持脂質膜流動性、抑製破壞性酶反應、降低再灌注期間腦低灌注區氧需、抑製脂質過氧化、減輕腦水腫和細胞內酸中毒,減少腦缺血後神經元細胞凋亡和腦白質損傷,抑製星形膠質細胞增殖。
2005年國際CPR指南指出,對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心髒停搏複蘇後患者,自發產生的輕度低溫(>33℃)無需複溫。對院前和院內室顫所致心髒停搏,經複蘇自主循環恢複後仍昏迷但血流動力學穩定者,應將體溫降至32~34℃,並持續12~24小時。
動物研究表明,將誘導低溫時間從自主循環恢複後提前到CPR過程中可顯著提高生存率、改善神經係統評分,減輕腎上腺素對複蘇後心髒和神經功能的影響。
揚諾普洛斯(Yannopoulos) 等發現,在CPR過程中開始低溫治療可顯著減小心肌梗死麵積,改善患者預後。
還有研究提示,如果在室顫發生前即開始誘導低溫,可延遲室顫波振幅衰減,提高除顫成功率。當然,心髒停搏為突發性,預先低溫治療不現實,但總之越早越好。有研究者提出對院外心髒停搏患者行現場降溫。布呂埃爾(Bruel)等發現,現場輸注4℃生理鹽水可安全有效誘導低溫,但對患者預後的影響尚待研究。
目前低溫治療臨床使用率並不高,據報告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僅為30%~60%,主要原因是低溫治療方法及降溫技術問題。現有方法包括冰袋、裝有循環冷卻劑的冰毯、頸動脈冷卻液體灌注、一側頸動脈體外冷卻血液灌注、有化學冷卻作用的頭盔、含-30℃溶液的冰帽及冰水鼻腔灌洗等。
近年研究發現,靜脈輸注2 L左右4℃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液能有效降低體溫,且不顯著影響生命體征、電解質、凝血和呼吸功能等,簡便、有效、安全,可能成為院前昏迷心髒停搏生存者“冷鏈”治療重要的第一環。也有研究使用冷氧合全氟化碳行完全液體通氣,既快速誘導低溫,又改善通氣和氧合。
目前關於低溫治療的研究層出不窮,但開始時間、誘導方法、最佳溫度範圍、維持時間尚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