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醫療信息化從簡單的電話傳送醫學信息,發展到目前的醫療資源共享,使跨院的醫療信息交流能夠及時傳遞,縮短了治療時間。
日本作為信息技術處於領先水平的國家之一,很早就已在信息通信、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等領域進行了研究,並將其應用至國民醫療信息化建設當中,日本政府、企業、學者和醫院的舉措對我國智能醫療的發展有所啟發。
醫院信息係統建設情況
日本醫療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但直到近十年才得到較快發展。應用主要目的:一是提高業務工作效率,二是實現信息共享,三是加強信息的開發利用。
日本早期的醫院信息係統主要是以掛號、批假、收費等事物管理為中心的係統,與醫院服務無直接關聯。90年代中期開始,逐步發展以醫療服務為中心的醫療信息係統,應用範圍擴大到門診、急診、住院等醫療作業機采購、庫存、財會等行政作業,並積極推進了各係統的整合。
目前醫院信息係統經過不斷完善,實現了醫院主要工作的電子化,包括門診病人的預約、就診、繳費、實驗室檢查、取藥以及住院病人的電子病曆、醫囑處理等全過程,把IT係統與智能設備連接起來,實現了靜配中心、自動包藥的係統聯動,也實現了自助掛號、自助繳費等一站式服務。
醫療信息化的應用效果
一是極大地方便了病人就醫。日本在臨床信息係統的設計上充分引入“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他們“極其重視病人服務流程,常被認為與績效同等重要”,係統建設的初期就以整體化和流程化的思路在考慮方案。如阪大附院PACS建設,係統一開始就定位於臨床科室開電子申請單,放射科檢查完成後的影像和報告通過網絡傳回臨床,醫生直接通過係統屏幕進行讀片,收費由醫事科完成,減少病人的往返,從實際效果來看,信息技術對優化和縮短醫療服務流程,提高病人就醫的便捷程度也確實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二是提升了醫療品質。由於計算機管理具有較強的“剛性”,通過各類臨床知識庫、管理知識庫的應用,使得臨床診斷、藥物信息、診療安全等相關標準及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要求和醫院資深的全麵質量管理辦法得以有效落實。如醫院電子病曆應用中的一般提示、處方提示、注射提示、質控提示,促進了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
三是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率。在醫療業務和醫院管理方麵,積極運用信息係統及計算機網絡,推動了臨床路徑、信息共享、業務管理、信息利用等計算機管理,在規範操作流程、提高效率、減少人力成本、壓縮成本、杜絕差錯等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如阪大醫院建立的電子病曆應用係統,有效地集成了臨床業務信息,提高了信息功能共享利用率,方便了科研工作的順利展開,得到了醫院人員的一致好評。
總之,日本在醫院信息化建設上充分重視並推進了醫療、管理和服務這三條線的數字化,初步具備了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醫療和數字化服務的基本功能,在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理念、內涵、深度方麵,較之國內領先一大步,有些經驗很值得學習借鑒。
啟示和借鑒
1. 加強基礎醫療管理是推進臨床信息係統建設的前提
必須加強基礎醫療管理,特別是各種診療規範和製度的應用。同時應加強環節和終末醫療醫療質量管理,這是綜合評價醫療質量的關鍵,也是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管理部門的管理重點。
2. 政府及學者專家與企業通力合作製定標準
盡管政府沒有必要直接幹預醫院的微觀管理,但在宏觀管理上要求細、求精、求實,這就需要借助於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科學管理的目標。
在日本,政府及學者與企業通力合作,實行產官學三結合體製,充分發揮醫學會、協會在製定及修改醫療質量、信息化應用相關標準中的作用,使得衛生行政部門逐步擺脫大量事務性工作,以此推進普及醫療IT行業發展。
標準的製定一般由用戶(日本病院會、全日本病院協會、日本醫師會等)提出需求,由保健醫療福祉情報係統工業會負責牽頭,有關團體負責製定、提供相關標準,經過相關學會通過業務評估,然後報經政府相關部門批準(內閣官房、厚生勞動省等)頒布執行。
3. 醫療信息化建設要突出重點、實用為主
日本醫院臨床信息係統應用良好,深受醫務人員歡迎,其一重要原因是應用係統開發設計高度人性化,應用界麵符合醫務人員的實際需求,臨床知識庫的應用恰到好處。如阪大醫院專門成立了由技術人員、醫務人員共同組成的研究、建立、提供知識庫模板應用的專職公司,研究成果不但應用於本院,還推廣應用於其他單位。
日本醫院臨床信息係統建設突出重點,非常實用。一是根據不同的疾病設計符合專科電子病曆或專病電子病曆相應病曆書寫規範或格式,這樣既有助於提高病曆質量,也便於醫療信息的利用;而是病曆的歸檔保存引入了第三方的綜合文書管理係統,把係統中的電子病曆轉換為PDF格式,生成保存文檔的同時加上時間戳,一方麵可以作為電子病曆的歸檔,另一方麵,電子病曆的保存和瀏覽可完全脫離現有的係統,便於現有係統的升級和更新;三是一體化的信息瀏覽,以事件、時間和診療內容作為坐標組成三維空間,可瀏覽患者曆次的住院信息,病人診療信息一目了然。
4. 積極推進“無縫鏈接”的區域合作醫療
日本正在考慮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持,進行醫療機構的機能分化。就是按照疾病發生發展過程,明確醫療中心、後方支援醫院、療養院等不同醫療機構的職責,通過信息技術來實現功能分化與合作,他們認為不同醫療機構之間按照相同規則的臨床路徑應用更為重要,可有力保障病人在不同醫療機構內按照統一的治療方案接受治療與康複,既可節約大量醫療資源,又可以保證病人的治療康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