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例“三親”嬰兒掀起倫理大討論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16-10-12

        近期,人類首例攜帶著三個成人基因的試管嬰兒誕生,標識著人類生育醫學的又一重大進步。然而,該試管嬰兒的誕生,也同樣引起了大範圍的倫理討論。

        這個試管嬰兒基因分別來自他的父親,母親,以及一部分來自於一位捐獻卵子的女性。科學家將母親的卵子的核取出,然後將核注入一名女性捐獻者去核後的卵子內,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卵子。雖然捐獻者的卵子核被移除,但是其細胞內依然有一部分的DNA存在於細胞器內,比如存在於生產能量的細胞器線粒體。因為母親的線粒體存在缺陷,通過將其卵子核注入健康的捐獻者的卵細胞內,這樣可以避免後代因為線粒體病變產生綜合征。之前這位母親曾有過四次流產,而且她的兩個出生後的寶寶因為患上Leigh綜合征( 嬰幼兒期亞急性地進行性遺傳變性疾病 )而夭折。

        體外重組後的卵子,在體外相遇了來自父親的精子,並完成了體外受精。實際上科學家總共試驗了五對受精卵。然而,體外受精後的受精卵在培養皿中經曆了早期胚胎發育,隻有一個受精卵健康地擁有正常數量的染色體。然後這個胚胎被移植到了一位女性的子宮,37周後,她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這種特別的體外受精方式叫做 主軸核移植。

        這對姓Jordanian 的夫妻從他們的國家去墨西哥完成了這項體外受精治療。雖然手術在墨西哥進行,但是主治醫師是一名美國生殖醫生,因為墨西哥政府對此類手術的監管較為鬆弛。但是到目前,美國政府已經正式批準了此類手術。美國生殖醫學學會主席Owen Davis博士 在一次聲明中指出,“這項工作,代表了生殖醫學近期的最高水平。線粒體疾病一直都是很難以治愈的疾病,如果後續的手術能夠證明主軸核移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那麼這將為遭受或者可能遭受線粒體疾病的患者及其他們將出生的孩子,帶來新生的希望。

        但是倫理學家對於該手術中,改變了DNA來獲得胚胎是否違反倫理,有著截然不同的兩派觀點。一派觀點認為, 該技術能夠挽救無數的病人和家庭。美國線粒體疾病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 Charles Mohan也支持該技術。他早年喪女,女兒正是因為線粒體疾病而夭折,而直到他女兒到了十歲才意識到她患上了線粒體缺陷引起的綜合征。他認為這樣的技術為父母提供了一種選擇,然而當他們麵臨絕境,還有其他的選擇麼?

        另外一派認為,該技術出現時間不長,管製不全麵,安全性短期不可知,而且這有可能促進“定製嬰兒”的出現,即新出生的嬰兒可能會被選擇,那些漂亮藍眼睛的、金色頭發或者高智商的嬰兒被留下,其他的被丟棄。實際上,科學家早已開始用時興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來編輯胚胎基因組。該技術將來也可能被用來選擇出生新生兒的性狀,如眼睛的顏色和智商等等。而且,本來由母親的線粒體到子女,這是很自然的,如果第三方的線粒體到了子女,這種安全性還在短期內不可知,甚至可能會給新生兒帶來新的遺傳風險。

        雖然該技術的發展和成熟將給無數的家庭帶來福音,然而,新的安全風險還不得而知。或許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新的問題又將出現。但是我們仍然希望,技術終將戰勝疾病,人類健康會有美好未來。

關鍵字:三親嬰兒,倫理大討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